瓦尔特和凯蒂去了正在发生霍乱的湄谭府。到达新环境后,凯蒂无法忘记情人查理。凯蒂想逃走,但是又不知道逃到哪里。
这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面纱》其中一个片断。
这时凯尔蒂认识了助理专员沃丁顿,无意之中沃丁顿谈起了查理,沃丁顿认为查理深谙官场之道,但一无是处,经常戴着面具做人。让人觉得很虚伪。
凯蒂知道情人查理是愚蠢无比,空虚自大,爱慕虚荣,喜欢阿谀奉承,喜欢耍小聪明,为此凯蒂觉得自己是二流货色。
这时候凯蒂第一次听到有人称赞自己的丈夫瓦尔特:有智慧的头脑,又有高尚的人格。瓦尔特给病人看病,清洁城市、净化饮用水,让部队的人听他指挥,修道院的修女们也非常信赖他。
沃丁顿以为凯蒂是名护士,和瓦尔特来可以分担工作。同时他分析了凯蒂和瓦尔特的关系:瓦尔特深爱着凯蒂,但是出于某些原因没有表达出来。认为凯蒂不喜欢自己的丈夫或怕他。沃丁顿感到疑惑,凯蒂和瓦尔特是过来自杀的。
与凯蒂开始熟悉后,沃丁顿介绍修道院和院长,院长出身于法国名门世家。
沃丁顿带着凯蒂一起去了修道院,并与院长见面。
修道院院长热情招待了凯蒂,并带凯蒂参观了修道院。孩子们很喜欢修道院院长,孩子们围着院长不放她离开。
听着修道院院长和修女们对自己的丈夫褒奖有加:不但夸奖丈夫聪明能干,还夸体贴温柔,内心细致仁慈。凯蒂在回家的路上哭了。她回想自己生病的时候,瓦尔特总是体贴入微,从不生气,好像只要丈夫出现,病疼就会减轻。
这时候凯蒂开始学会思考:她觉得自己很愚蠢,瓦尔特这么爱她,并且不介意凯蒂看不起他。她觉得瓦尔特有伟大之处,但自己却无法爱上他,却爱上了一个粗鄙,二流货色的查理。
凯蒂修道院之行,也让凯蒂开始思考是什么让修道院院长和修女们的心态如此天真可爱?而自己如此卑微、羞愧,一无是处。
那天晚上,瓦尔特提前回家,凯蒂与瓦尔特交谈。凯蒂告诉瓦尔特,下午去修道院了。凯蒂把这几天的思考告诉瓦尔特,并向他认错。凯蒂对瓦尔特所做的事情,引以为豪。并告诉瓦尔特,她想去修道院帮忙。瓦尔特告诉凯蒂,他看不起他自己。
凯蒂追问瓦尔特,为什么看不起自己。瓦尔特回应:因为自己爱凯蒂。瓦尔特以前把凯蒂打扮漂亮的洋娃娃进行供奉,但知道这个洋娃娃败絮其中,他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原谅凯蒂。瓦尔特活在虚幻中,当现实把虚幻击碎后,瓦尔特因“心碎”而痛苦。
接下来的一天,凯蒂去见修道院院长,得知昨晚有一个修女刚刚离世,院长在悲痛中写信给那个女孩的父亲。凯蒂请求院长让她留下来帮忙。
与院长交流后,院长愿意安排工作给凯蒂。修道院的工作让凯蒂精神焕发。
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凯蒂慢慢开始转变:学会思考,并寻找让自己成长。她不愿意再留在房子里等瓦尔特回来,或者去想倩人查理,而是想通过工作寻找安慰。
修道院院长一番话,让凯蒂慢慢体会:
“人无法从劳作或愉悦中得到安宁,也无法在现实世界或修道院里得到安宁,只能在自己的灵魂中找到安宁”。
人不能只想着通过转变环境让自己感到安宁,而是需要不断学习与自我成长中得到安宁。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