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奥利弗·伯克曼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他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就开始研究各种时间管理技术。比如番茄工作法,用25分钟的工作时间加5分钟的休息的循环来提高专注力。再比如GTD时间管理法,把所有任务清单化、条理化,希望通过系统管理来减少混乱和拖延。渐渐地,作者就变得非常善于用各种时间管理技巧来追求效率,把时间利用到极致。他最后甚至成了一个专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就是靠在媒体上分享这些时间管理经验为生的,他是很多人心目中顶尖的“时间管理大师”。
但是伯克曼后来逐渐发现,他本来以为只要高效率地把事情做完,就能够迎来内心的平静。可没想到的是,事实恰好相反,越是高效地利用时间,他反而越是焦虑。因为现实往往非常讽刺,当他变得更加高效的时候,等待他去做的事情其实并不会变少,往往反而会增加。他回邮件回复得越快,新邮件就越多;工作完成得越快,新任务也就越多。我们越是想通过掌控时间、高效地完成任务,幻想自己会因为及时做完所有的事情而变得不那么匆忙,就越是会被各种任务和责任裹挟,反而离我们想要的那种松弛的状态越来越遥远。
最后,经过深入思考之后,作者伯克曼得出了一个让他自己感到很意外的结论,他发现,真正能够让人松弛下来,获得内心平静的,不是掌控时间,而是放弃对时间的掌控。既然我们的生命不过区区4000周,与其执着于把每一分钟都利用到极致,不如学会接纳时间的有限性,放下那些徒劳的掌控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