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经常7:30以前到学校。昨天也许是黑道日,诸事不宜,赶公交车不利,又遇上袁局长来学校调研,迟到了40分钟。
在终于等来的公交车上接到守慧电话时,我感到很委屈。如能得知局长来调研,怎么也得提前到,哪怕打个的,怎么也不该和公交车较劲。
到学校时,袁局长还没走,正在与中心校的领导们在教学楼前交谈。我上前握住袁局长的手,诚恳地表示歉意,实话实说,等公交车来晚了。
我特别欣赏袁局长不打招呼进学校的工作方式。领导如果想了解一所学校的日常管理,还是“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大张旗鼓地下乡查看,一定是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天下一片太平。
袁局长的年龄比我小一岁,我们很早就认识,私人关系很好。我参加工作后就为自己立了“三不交”:不孝敬父母的不交,为人不实在的不交,媚上欺下的人不交。袁局长显然不在此列。
我们也都好来几杯,但我酒量不行,关键的战役偷跑了几次,被袁局长当做了笑柄,逢人便讲。年轻时喝酒没有节制,引起家属强烈不满,我们两个一起举行了一个戒酒仪式,右手握拳宣誓、拍照见证、约法三章等,我坚持了半年。
也不是馋酒,也不是有酒瘾,只是感觉几个男人在一起吃饭,没有了酒,就像一个上战场的武士,手中没有剑,显得不伦不类,充满脂粉气。
王校长把我叫到一边,讲了袁局长发现的问题等,对学校整体情况很满意,特别对使用小黑板提出了表扬,建议对学生加强文本方面的训练,既练字,又积累词句,一举多得。
2011年市里“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时,县第二中学、辛安镇中学和东漳堡中学便是课改联盟学校,所以我和袁局长的好多教育理念是相同的,有些事没必要多说。只是后来这些年袁局长对家校共育颇有见地,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为袁局长会象征性地走两所学校,一上午就算了,没想到中午却留在了学校吃饭。
这几年我体会到了减肥的好处,每顿饭都注意节食,中午经常简单在餐厅对付几口,不超过5分钟。知道袁局长在学校吃饭,怎么也得去看看,袁局长一碗米饭,就着一盘炒茄子,吃得正香。
特别感谢现在工作日中午不让喝酒的政策。如果是前些年,袁局长一来,中午绝对要上酒,还必须是高档饭店,像这样在学校简单吃个便饭,根本不可能。
酒档次低了不行,没人陪不行,喝不好更不行。像袁局长这样酒量的,我尽力陪的结果,就是睡一下午甚至到午夜。别说下午干不成工作,第二天还会受到影响。
一桌饭下来,最孬也得几百元钱,对于一个农家的孩子我来说,真是心疼。
我喜欢朋友之间无拘无束开开心心地喝酒,最烦陪领导喝酒。你喝少了他不愿意,让他多喝他却不肯,心里特别看不起他,脸上还要堆满笑,自己都感觉自己恶心。
还有的领导,自己不喝,还要看你喝多的样子,明显把你当猴耍,他却乐的开心,享受高高在上掌控别人的感觉。如若不然,你的工作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就是你的乌纱帽,都有可能不保。就是他管不了你的职位,不断在领导面前说你的小话,你工作干得再好,领导也看不到,反而对你越来越反感,有机会就会把你拿掉。
你不敢不喝酒,不能不低三下四地喝酒。在领导面前,你不会拍马屁,不会你好我好大家好,不会领导一沾水杯你就倒水,永远不能成了大器。
我知道,这样安安稳稳地吃饭,是袁局长的最爱。
果然,下午袁局长继续走访学校,遍布了中心校的每个教学点,结束后更是讲了一个多小时的大实话,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袁局长自嘲说没有一句废话,我认为说的是真心话,到了一定年龄,没必要再说那些没用的。
袁局长对分组教学也是情有独钟,这次谈了分组教学的核心是做人,让我很受触动。
实际上,我在2007年开始搞分组教学的时候,就特别欣赏小组的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学情相似,有些问题不用详细解释,片言只语就会茅塞顿开。相对于老师讲解半天,还摸不到学生思维的边缘,小组讨论的高效显而易见。
一个月前,分组教学的“鼻祖”崔其升来肥乡,我听了他的两场报告都没有感觉,但这次袁局长一谈做人就让我影响深刻,我想也是经常在沟通,学情相似吧。
我现在想,分组教学就是一种责任。由于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分工,对自己工作的尽心尽责,就是会做人。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条不紊,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课堂效率不高也不可能。
结束后天已擦黑,袁局长要走。挽留不住吃饭,只好任之,免得有拍马屁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