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老师
又是月末,这个月很短,只有28天,但读书的势头却一直在稳步上升, 回看自己的书单,回味读书的经历,真的是满满的富足感。
1.《语文随笔》叶圣陶
这本书是去年入手的,跟着团队的王瑜老师读了一段时间,没有读完就暂且丢下了,正好利用假期,我再次边做笔记边阅读。这本书是叶圣陶先生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随笔集,一共收录了十四篇文章,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讲评中学语文的几篇课文将语文知识渗透其中,给我们学习如何讲评名篇做了范例。
2.《苏东坡传》林语堂
在制定2021年读书计划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个月读一本人物传记。2月份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本书之前在樊登读书听过推荐,那个时候就对苏东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读来,真的是让我对这个人物有了全新的解读。书中讲了苏东坡的一生,并且呈现了他的很多诗词,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不禁为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赞叹,同时又为他的处境惋惜。他的境界与豁达值得我们学习。
3.《绿山墙的安妮》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这本书是假期推荐给孩子们阅读的,我也跟着一起进行了共读,这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沉浸着,迷恋着,思索着。读到动情之处我也会设想一下我的孩子们读到此处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会不会也为安妮的转变感到欢喜,会不会也为安妮一开始的遭遇心怀忐忑。安妮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的是马修夫妇。这样一本书像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更是一曲展示人性真、善、美的颂歌。
4.《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夜灯下的翻动,心灵才会得到真正的修行。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在一些相对固定的时间翻看一些与其时间段相匹配的类型书籍了。这本书是朋友强烈推荐给我的,她说:治愈性极强,她适合现在的你。于是这本书便成了我夜深人静时细细品味的书籍。我也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同心圆,尝试着与未知的自己谈话。真正有价值的是自己当下要做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5.《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卢梭
朋友说她读这本书是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很出名,确实是,我读过他的《忏悔录》很受触动。书,真的是越读越多,越读越想读。我读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余中先先生翻译的,是一本绿皮书,看着封面就有一种让人读下去的欲望。这本书是1776年至1778年,声名陨落、遭到放逐的卢梭在法国巴黎度过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日子。在生命的尽头,在没有了兄弟、亲朋,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他将对周遭环境的厌恶和对自我的深入剖析、思考。这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十篇“漫步”是卢梭走入街头、漫步田野、研究植物、回忆往昔时的遐想日记,也是卢梭意图平复自己的焦灼,在矛盾重重、犹疑不决的状态下一遍遍抚慰孤寂的心灵时,与自己对话、与大自然对话,进而对人类自身和精神世界进行的一次哲学反思。
6.《受益一生的北大人文课》刘国生
这本书是工作室推荐的必读书目,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难读但是真好。读这本书的速度相对较慢,刚开始的时候进行了手写笔记,总觉得这样一本高价值的书需要细细咀嚼慢慢消化。在第一篇章“文学镜像”中,为了很好的理解所讲,专门阅读了鲁迅的《故事新编》,上面也谈到了,这种书中书的体验真的很奇妙。聆听大师的教诲,汲取优秀的人生经验和智慧,逐渐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人生。这段时间也在追剧《觉醒年代》,边读边看,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北大,确实另有一番滋味。
7.《国家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指导——与其他版本教科书比对研究》(上册)陈先云
真正做研究的人,比对是少不了的环节。假期阅读这本工具书的时候结合自己对部编教材的认识,重点研读了与人教版的比对。由于我带的这一届学生正好是部编教材第一年使用的孩子,参加过数次部编教材的培训,通过系统地了解来对教材进行整体的把握。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每个学期开学前都要进行整册书的备课,这次的备课也不例外,更值得庆幸的是结合这本书上的比对研究和比对结果,以及教学建议,都让我在进行整册书备课的时候有了更先进的理解与认识。
8.《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干国祥
加入新网师后,我的书籍姗姗来迟,但是我的阅读速度一点也没有落下。连续进行阅读打卡,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摘录与心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着,通过这样的深入阅读,真正理解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课堂应该如何构筑?我相信有了导师的引领加上自己的积极思考,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9.《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我用了晚上的睡前读书时间将这本书读完了,看似用得时间不多,故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介绍作者的部分,解读到《小王子》中所隐藏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这是值得学生百读不厌的。这段时间读儿童文学作品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我们总是习惯读教育专著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其实与学生共读也是一种走进学生的必要手段,不仅可以产生共鸣,更能在这个过程中审视自己,给孩子设立的目标,沟通交流的内容是否是最合时宜的。
10.《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高万祥
这本书是在焦校长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的,随即就购买了。列入了寒假的阅读计划,阅读起来身心愉悦,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共鸣,但更多的是需要再接再厉继续学习的地方。做一个优秀教师并不是最难的,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却是很不容易的。一点儿没错,教育的制高点是追寻快乐,看见孩子快乐,上课教研快乐,读书写作快乐,快乐了,才有价值。除了自我意识以外,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是教师人生幸福的基础。
零零散散记录二月份的读书之旅,还需改进的地方有很多,但是在这样有规划地阅读中,也让我在其中产生了更多的阅读感悟。就这样,越读越爱读。
三月,我带着书香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