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到底是本啥书?历来众说纷纭。近些年很多人做考证,有地外文明说、远古大陆板块说、全世界说、黄河流域说等等,但基本都不怎么靠谱,没有让人信服的结论,都犯了按图索骥的错误。其实《山海经》就是一部上古地理书,描绘了山川、河流、物种、矿藏的基本情况,但受当时文明程度和工作组织的局限,其中必然会有一些错误。再加上沧海桑田,地貌变化,按着书上写的和实际地理去逐一对照,很显然是对不上的。《山海经》不是一个人写出来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由国家立项常设课题组在持续多年实地勘测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编写出来的,就像咱们现在编大百科全书一样,专门有个出版社,每年都更新出个新版本,其中也免不了拼凑的杂货。
至于书里面的山川位置和现实地理怎么都对应不上,物种形貌更是奇奇怪怪,这都是咋回事?我也不知道,几条线索供思考。
1.《山海经》分为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各部分又有更为详细的按四个方向划分,但总体有一个规律,就是越近的地方记述越详细,越远的地方记述越简单。这是因为人们对近距离的地方比较熟悉,远方的事物了解的少。以此推之,说《山海经》写的是世界地理、地外文明留下的遗产那纯属扯淡,老祖宗还没那么大能耐。但各经所描述的环境气候差异非常大,这说明区域范围也肯定不小,或者地域海拔落差很大。
2.判断书中记载与现实地理的对应位置关系,需要一个定位,必须要找到昆仑山。按照记载,华夏文明的源头来自昆仑山,昆仑山是万山之祖。按照人类迁移学说和人类dna测序显示结果,汉族与藏族基因最为接近,那么昆仑山最大的可能是在青藏高原三江源那一带。
3.《山海经》中很多奇怪的动物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吃货民族的祖先肯定也不是省油的灯啊,都给吃光了呗。还有很多动物长着人脸或者人首,这是咋回事?更简单,就是说这个动物两只眼睛都长在面部的正面,而不是一左一右。
鉴于目前《山海经》研究都是各说各话,不靠谱的居多,近期暂不关注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