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中午吃饭,我发现儿子又是没有半点食欲的样子,便询问他奶奶,孩子饭前吃什么了?怎么又不吃饭了?他奶奶说喝了一碗鸡蛋羹,我一下子火气就上来了,询问变成了质问。怎么每次饭前都给孩子开小灶?不是喝鸡蛋羹就是喝挂面。他奶奶越是反驳,我的语气愈加强烈,孩子天天吃这种不用牙齿咀嚼的饭而不吃蔬菜怎么行?正说着,一道影子从我的头顶飞过,接着是清脆响亮的筷子落地声,然后我抬头看见儿子怒气冲冲的朝我瞪着眼,应激反应促使我随口朝他喊了一句,你打谁呢?接着我俩就开始冷战,我不搭理他他也不敢找我,下午我上班前他在客厅玩,一直示好喊妈妈,我也没有搭理他(当时是我还没有想好怎么破这个局,也想让他认识到这个错误的严重性,事后想来这样不妥)。
下午我查阅了一些相关心理学知识,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曾经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在他的理论中,将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2岁半的儿童处于“前习俗水平”,即行为受逃避惩罚和获得奖赏的需要驱使,儿童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还没有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此阶段的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推理水平(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作为行为准则,以“朴素的利己主义”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即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只以“是否能让我快乐”这个标准来评判行为的好坏。这个理论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诱发儿子拿筷子砸妈妈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妈妈说的话“不让他吃”、和妈妈与他奶奶争执的行为刺激了他的,他认为妈妈触犯了他的利益,他只获取他认为与自己有关的关键信息,并不会综合分析妈妈的出发点,所以采取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反抗并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行为与成人世界的尊老爱幼、道德伦理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单纯的利己行为。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就此事,教育引导孩子去认识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下班后,我整理好思路,以玩耍为由把儿子带到小区里面一个小亭子里,我先是从包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儿子兴高采烈的吃着巧克力时正是切入话题的好时机。我问:“宝贝还记得中午用筷子砸妈妈的事情吗?”儿子怯懦的说记得。我接着说:“那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砸妈妈吗?”见儿子不说话(我猜是心里知道但是表达不出来)我顺势说道“宝贝是不是以为妈妈说不让你吃鸡蛋羹你不愿意啊?是不是妈妈跟奶奶说话声音大了,你以为妈妈在和奶奶吵架,要保护奶奶?”儿子眼前一亮,立马说“妈妈吵架不是好朋友,妈妈不要着急,慢点说。”我知道这我的话让儿子产生了共鸣,便首先跟儿子道歉:“宝贝,妈妈没有和奶奶吵架,只是告诉奶奶怎么样让你养成吃饭的好习惯,不该只让你吃不用嚼的饭,要多吃蔬菜,但是妈妈说话声音确实大了些,妈妈给你道歉,对不起,妈妈以后不在家大声说话了,你能原谅妈妈吗?”儿子笑着说:“原谅妈妈”。我也笑了:“我们宝贝长大了,知道保护奶奶了,是个勇敢的小男子汉。但是妈妈告诉宝贝,打人是不对的,如果宝贝生气了,可以大声说出来,告诉妈妈,但是不可以打人噢!”“宝贝也跟妈妈道歉,我们击掌表示互相原谅对方,还是好朋友好吗?”耶!还是好朋友!这样母子两人的心结都打开了,这个小小的冲突也让我们得到了成长。
“熊孩子”“小恶魔”都是我们成人用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孩子的称号,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天使,他们做出我们成年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往往是有渊源的,我们家长一定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从而才能够正确的引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