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强的学习动机是贪
贪就是你渴望得到的,贪的学习动机根据渴望对象的不同可分成两种。
一种是渴望得到物质,比如渴望通过学习得到玩具美食等物质奖励。
有的家长很乐意满足孩子这类渴望,希望通过物质奖励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但外在的物质激励和诱惑都只是外力,一时有效,却很难长久。
如果孩子要靠奖赏才好好学习,说明在孩子的心里,学习不是自己的事儿,他觉得是在为家长学习,带着这样的起心动念,他又怎么能尽心竭力地去做?又怎么做得好?最终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在学习上变得越来越不主动,越来越不积极。
因此作为家长,要慎用物质奖励。
还有一种贪叫梦想。梦想是努力想实现的目标,以物质或非物质为基础但超越现实物质,更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追求。
比如有的人梦想是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周游全世界;有的人梦想是赚好多的钱,买更舒适的房子:有的人梦想是事业上闯出一番天地。有的人梦想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如果说物质奖励是无法持续推动学习的外力,那么梦想可以是孩子持久学习的内力。
成长中的孩子,注意力和关注点是不稳定的,这一点在学习中也会体现出来。而梦想的存在会让孩子有一个持久稳定的关注点。
父母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想方设法唤醒孩子心中的梦想,梦想将成为能够引起孩子持久关注的点,就能以此来推动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攀登。
总而言之,家长们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梦想,同时慎用物质奖励。
嗔和贪都属于头脑里的意识,是推动学习行为的动机,并不等于实际的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推动学习行为的过程会受到环境、方法、状态的影响。
以梦想的学习动机为例,环境、方法和状态等因素会影响梦想动机的作用
环境
梦想的学习动机能否不断推动实际的学习行为,首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是父母:父母是不是有科学系统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关系是良好的还是糟糕的,是滋养孩子还是消耗孩子,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助力还是阻力……
有了好的环境滋养,我们还需要借助好的方法助力梦想的推动作用。
方法
父母有没有呵护和支持孩子内心梦想的方法;
当孩子年龄小,自我意识差,父母有没有方法既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又考虑到实际情况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当孩子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退缩想放弃自己的梦想时,父母有没有方法坚定和强化孩子的梦想;
有滋养的环境和科学的方法助力咱们孩子的时候,咱们的孩子是不是还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呢?那状态如何调整呢?
状态
【定位】为了实现最终的梦想,孩子要定位好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
定位不同,所产生的行为不同。孩子如果目标定位过高,导致自己被伟大的目标吓得不敢动弹,迈不开步子,所谓梦想的推动力就成了泡影。
【方向】如果把梦想比喻成车的话,那开车的人就是孩子自己。梦想的方向盘掌握在孩子手中,如果方向跑偏了,结果可想而知。
孩子的梦想是什么?他要朝着这个方向,要目标明确,全力以赴。
【专注】设立梦想目标后,为了实现目标,孩子学习这件事情是不是应该专注一些?如果孩子今天和那个交朋友呢,明天和这个谈恋爱呢,后天又想去哪逛一下的,真是太不专注了是不是,那孩子的心思都没有在为了梦想而努力学习,还想实现梦想,那是不是不现实啊。
人只有专注了,才能聚焦,人一聚焦能量就来啦。
【潜能】要实现梦想的推动力,需要孩子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潜能挖掘得越多,梦想对学习行为的推动力越强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