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1905年3月26日出生于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家庭,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的缔造人。1997年9月2日因心脏衰竭逝于奥地利维也纳。(百度百科)
本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作者首先回顾了他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然后再此基础上归纳出,它的主要观点:人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
书中观点就构成了精神病学中的存在主义分析治疗:意义疗法(一种在治疗策略上着重于引导就诊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和驾驭生活的心理治疗方法)。
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他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即人的内在力量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
第一部分 集中营的经历
在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记录了集中营中一般囚犯所遭受的身体摧残,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以此作为一个监狱心理学的极端例子,在第二部分讨论心理治疗中的“意义疗法”。
1.囚犯在集中营中的第一个阶段是收容阶段,这一阶段犯人的主要精神反应是“惊恐”。集中营的生活一方面充满了肉体上的折磨,另一方面也在精神上打击着囚犯:犯人丧失了所有财产和社会身份,蜕变为一个“号码”——囚号;犯人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能够结束,甚至是否会结束。
囚犯们脱离正常的生活来到地狱般的集中营,从最初还抱有一丝幻想,到看不到希望、 定自己的前半生。 在一个不承认人的生命价值、 剥夺人的意志的扭曲环境下,人的自我最终会遭受价值缺失之苦。
2.随着在集中营的日子增加,囚犯们的精神反应进入到第二阶段:适应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多数犯人的精神反应特点是:冷漠。集中营中的种种折磨使大多数犯人放弃了未来的梦想、逃避当前的现实,仅仅是想方设法地让自己能活下来。而精神上麻木和冷漠正好提供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导致这一状态的原因。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集中营的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们自己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单取决于集中营生活的影响。
看不到未来的人之所以自甘沉沦,是因为他们老在回忆过去。回忆过去可以使人忘却当前的痛苦,但也容易忽视积极度过集中营生活的机会:无法将苦难看做的自身内在力量的考验,而是很不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把生命轻易抛弃。
在集中营里,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会承受更多痛苦,但对心的伤害就少了很多。他们将恶劣的外部环境转化成内心丰富自由的精神生活。只有那些自甘沉沦、放弃对道德自我和精神自我内在把握的人,才会成为集中营恶劣条件下的牺牲品。
作者还分析了“意义”对人的重要作用。在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都不会没有意义,而且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苦难、剥夺和死亡。 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人接受命运和所有苦难、背负起十字架的方式为他提供了赋予其生命更深刻含义的巨大机会。
对于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作者认为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向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
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身上、在每一个时刻都是不同的,因此不可能对生命的意义做一般的定义。生活永不重复,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的应对。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一旦他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那他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竟的事业的责任,也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
3.随着战争胜利,囚犯们被从集中营中解救出来,但犯人们的心理并没有恢复正常,在这一阶段囚犯的精神反应特点被称为:人格解体,一切都显得不真实、不可能。
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得到解放,反倒面临某种危险,尤其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突然消失的情况下。这种危险就是心理的减压病。
一方面在获得自由后,囚犯们会认为可以任性的运用自己的自由,从而由被压迫者变成了压迫者,肆意妄为;另一方面,囚犯们回到正常生活后,常常发现现实生活并不像在集中营的恶劣环境下想象得那么美好,从而遭受梦想幻灭之苦。
对于回家的犯人来说,最重要的体验是在他经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这也意味着他们最后的解放到来了。
第二部分 意义疗法
书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意义疗法”的简介。你疗法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患者在将来应当完成的意义,着眼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对这种意义的追求,而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正是人类最初的动力。
1.人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独特的意义。
2.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会遇到挫折,作者称之为“存在之挫折”。这里的“存在”包含三层含义:存在本身、存在的意义,对存在意义的追求。“存在之挫折”会进一步导致神经功能症,即“意源性神经官能症”。
治疗 “意源性神经官能症”最适当、最有效的方法是意义疗法。因为意义疗法把人看成一种存在,它的目的是帮助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3.人对意义的追求会导致内心的紧张,但这种紧张正好是精神健康的必要前提。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内稳态),而是为了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精神动力)。
4.“存在之虚无”是指人们的内心空虚,觉得生活完全没有意义,其主要表现是“厌倦”,导致其的原因可能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双重丧失”:第一、在人类历史支出产生安全感的某些动物本能的丧失;第二、当前,原本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的丧失。
5.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应该明白是生命向他提出问题,他应该通过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来回答。
对待生命,人们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所以负责任是人类“存在之本质”。意义疗法试图使人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使他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
6.生命的意义总是在变化,但永远不会消失。发现生命的意义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方式一,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成就或成功)
方式二,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爱)
方式三,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克服困难)
7.“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通过爱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性,才能帮助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苦难”中人们也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无法改变现实时,我们就面临着自我转变的挑战。但遭受痛苦并不是寻找意义的必要方式,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只能说是一种自虐。
8.人最终决定自己的命运。人的自由选择受生理、心理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但人有能力超越这些条件。人能够在一定能力范围内改变世界,并在必要时完善自己。
同时,只强调自由也是片面的。自由是人生命的一面,责任则是另一面:如果不能对生活付责任,那么自由只会堕落为放任。
附录:悲剧性的乐观主义
1.什么是“悲剧性的乐观主义”?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大小不同的悲剧,但所有的悲剧都可以归为“三重悲剧”:痛苦、内疚和死亡。而 “悲剧性的乐观主义”是指面对“三重悲剧”却仍然能保持乐观的情绪。
2.为什么能做到“乐观”呢?
“假定在任何情况下,生活都是有意义的,即便在极为悲惨的境地也是如此,而这反过来又假定人的创造力会将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或建设性的因素。
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
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
3)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行动的动力。
3.乐观主义是自发的,不能通过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获得。
乐观是不能强求的,它只能是结果。乐观需要理由,一旦找到理由,人自然会乐观起来。人可以通过实现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来获得乐观的理由。
4.需要区分人的尊严和有用性。
人的尊严主要从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角度定义。而当今社会则更看重成功,追求人的有用性。这就将人尊严意义上的价值和有用性意义上的价值混为一谈。
这种混乱对个人可能引起“存在之空虚”,特别在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导致“存在之挫折”的情况下。而在看待他人时,以当下是否有用为标准,则会导致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
5.生命是短暂的,我们不能忽视过去的辉煌。
一旦我们利用某个机会,实现了某种意义,我们就把事情完成,并将其“安全地”保存在“过去”之中。过去的事情是不可逆转的,每件事都被珍藏得很好。
没有任何理由去怜悯老年人。相反地,年轻人应该嫉妒老年人。虽然老年人没有了机会、没有了将来的可能性,但他们拥有保存在过去的成就,这是他们已经完成的意义。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