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生活万岁》,有一个场景是老爷子给车行的年轻人开会,说到:以前我们那个年代叫集体意识,现在新时代按你们的说法叫“企业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归属感。
职场人的归属感是什么?
恰巧国庆期间和很久没见的朋友聚会,说到了这个话题。虽然最后也没讨论出个结果,而且我们互相都没有get到对方的点,但这个话题挺有趣(也有内涵),趁着放假来聊聊。
朋友cici在3年前转行课外补习班老师,专攻小学语文写作辅导,中文系毕业的她转行后做的风生水起,已是培训机构的校长。
“双减”政策出台后,这个行业受到了很大冲击。
她开玩笑问有什么行业是比较持久稳定的,好不容易转行成功,现在又变成夕阳产业了。
但cici其实是不慌的,她教学经验丰富有口皆碑,并且自带资源(学生家长和她的黏性很强),无论这个行业被打残到什么样子,最坏最坏,她一个人出来拉个私教班都能活的不错。
她不愁生源,不愁没饭吃,而且做为考霸,居然2020年把教师资格证都考过了。(做为考渣,我无比羡慕)
但cici不想过那样的生活,一周只要上个两天课(经济收入就够了),其他时间都干嘛呢,在家闲着吗,疫情期间在家半年上课工作都整怕了。
那种自由(懒散)的方式不是她想要的,只有在有压力的工作中才能找到成就感、价值感,cici统称为归属感。
对于她的困惑我是不理解的,如果一周花2天时间(周六周日)就能解决掉经济收入问题,剩下大把时间可以做好多好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
既使不做其他的事,多花时间专心打磨自己的授课技能,也是好的啊。如果单独一个人没有团队没有同伴来磨课,也还有其他的办法,比如线上找资源报课,线下找学习工作坊,找同行,反正你想精进总是有各种办法的。
我不理解为什么cici说这种一个人自由的状态她不想要,没有归属感。我身边有咨询顾问就是自己一个人,平时就在家办公,甚至会推掉一些项目不做,以此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输入保证输出。
我没有get到cici要表达的点,猜测是不是这样:
1、她觉得时间多出来就会瘫在家里,人的状态不好。而去机构上班有氛围,自身的状态也好。(自律性不够,需要外界的他律)
2、自己一个人干,虽然收入不愁,但没有了团队的氛围,一个人没劲。(喜欢在集体中带来的成就感荣誉感,一个人开班干搞的跟地下工作者似的)
如果是这2个原因,我疑惑身边做咨询顾问的朋友就是一个人呀,做的好好的,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呀。
也可能还有第3点,单干的收入其实是不够的,不够高也不够稳定。所以并不喜欢单干。
cici否定了我的猜测,鸡同鸭讲的讨论无疾而终,好吧,我真的没搞清楚她的点在哪。
想起很久以前20多岁的时候,和L小姐的对话。
我:“女人,你说林姐、张姐她们家那么有钱,好多套房子,为什么还要出来上班啊?”
L小姐:“女人,你傻啊,她们不出来上班别人怎么知道她们家很有钱,她们那些漂亮衣服穿给谁看?”
终究,我没有理解cici说的归属感究竟是怎样。
我把自己对归属感的理解罗列如下:
1、对公司(机构、平台)有认同感。最直接的表现,以自己在这家公司任职而骄傲。
2、公司提供了外部没有的组织活动,如培训机会,团建旅游。
市场上有很多付费的线下培训课程,但自己付费和公司付费请你带薪去参加是两种感受。
还有公司自行设计组织的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那种在外面市场上花钱也买不到的专属感,极具份量。
自助旅游发达,但自己出钱去玩和公司出钱让你带薪团建旅游也是两种感受。
3、带团队的成就感。
现在组织都扁平化,也在去官僚化,带团队的成就感不是来自于“当官”的感觉,是人员有一定能力升到中高层以后,能有权限调动资源实现目标的成就感。
(当然,“当官”的感觉也没什么不好,不一定是贬义,有能力带团队打胜仗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4、只有在这个组织里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单枪匹马干不过。通俗点说就是单干赚的没有在公司上班多又不稳定没保障,那么天然就会对组织更有归属感。
照上面这4点来说,cici说的单干没有归属感是不是就对上了。
我在想所有的问题最后是不是又回归到钱(收入)的问题,如果单干收入足够高,足够持续长久,打工人还会在意所谓的“归属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