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校园,又是另一番江湖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阴
“我的论文答辩就是这样,请各位答辩老师点评,谢谢。”走出答辩教室,低头看到窗外的阳光斜射到脚边,脑海中四年的记忆便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来。
2月份开题,6月2号答辩。为期4个月光景,算是我大学收获知识最多的一个阶段了。几十篇的外文文献,看不懂的专有词汇,一步步的查,一句句的翻译。开题,设计实验,正式实验,处理数据,论文,看似轻描淡写的步骤,却饱含着我最努力的日子。会因为看懂了一篇完整的外文文献而感到自豪,会因为学会了一个软件而兴奋,会因为论文导师的一句夸赞而分外的认真,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本事。
当身边的朋友都在为了考研而奔波于寝室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时候,我以世界辣么大,要出去看看的名义去北京“玩”了一个星期,顺道还去了一趟郑州,兑现了许久之前许下的承诺。当考研的同学们考完研放松的时候,我以今后不准备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的名义在网易做了一个月的“新闻编辑”。经历了这些之后,我被老老实实的打回了现实,社会,跟我想的不一样。那个时候很冲动,因为迷茫,那个时候也很热血,因为勇敢。现在的我不会再这么冲动,但依旧还是迷茫。
大三的暑假,考研的开始准备复习,找工作的开始各种暑期实习,我在哪呢?色达,看了一个月的蓝天白云,过了一个月别人都羡慕的生活。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那一个月,有疼我的藏族奶奶,有一起只待了10来天却像老朋友的“小仙女”,也有在客栈落脚一个人骑川藏的小兄弟,当然还有很多人,记忆都很深刻,那里的一草一木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
初入大三,算是我最开心的时光,没有竞选主席,不用再每天对着电脑一遍遍的剪视频,写稿子。开始锻炼身体,开始折腾自己。那个时候没有即将毕业的焦虑,没有思考今后打算的烦恼。更没有因为变成“老鲜肉”的忧伤。当然,最开心的莫过于又可以见到新认识的支教小伙伴了。分开了一个月的时间,甚是想念呢。没错,不安分的我因为自己的愿望,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去贵州“摧残”祖国的花朵了。而且我残的还是一年的“花骨朵”。一群麻辣教师同吃同住,一起爬山涉水,还有教广场舞。没有电视,不玩手机,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坐在璀璨的星空下,一边被喂蚊子,一边畅谈理想,当然少不了八卦。
大二不慎被老部长和老师盯上了我的才华,既开心又难过。心想自己还是个蛮有用的人嘛,不是个废柴,可是我面对的就是隔三差五的剪视频和一个接一个的新闻稿拍照。有失必有得,增长了不少“歪门邪道”的才能,也让我自己发现,原来我真正的兴趣爱好在哪里。那个时候的我,很累,但充实。更重要的是我是个普通大学生,但总能做一些不普通的事儿。
大一,我转过专业,理由近乎可笑,因为一见钟情。没错,因为上课看到坐在前排的女生背影很好看,打听到她的专业,就转了专业,结果是这个专业有两个班,而我跟她,完美的错过了。大一,我没有军训,所以进了“飞虎队”,天天审军训稿,送军训稿,从而认识了校宣传部的部长,走后门进了校宣传部。
有的人说我的大学就像一场戏,我问道:什么戏?他思考了片刻说到,一场你一个人的戏。此话怎讲?因为你到毕业了仍然是一个人。遂恍然大悟。
这是一篇写于已经算毕业但还没有拿到毕业证的阶段的文章。在家里呆了十多天后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心想,没有遗憾的事大学那叫什么大学,于是我就把我没有遗憾的记忆都写出来,让你们遗憾遗憾,而不让我留下遗憾。
毕业照出来了,照片的我仍然帅气逼人,看不见一点鱼尾纹。就像刚步入大学的我,学长让大家上台作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阿甘,你们可以叫我火鸡,因为初中开始我就被这么叫了。请多多指教”,于是台下大笑,也就记住我的外号,而不是大名。
脚怎么烫烫的,原来我站在门口这么久了。时间过得好快,我还是那个阿甘,只不过是22岁的阿甘了。
原写于2017.6.16星期五凌晨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