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线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5期“规”专题活动。

木匠老李头叼着烟卷,眯起一只眼,那根蘸饱了墨的棉线在他粗糙的手指间一捻,再轻轻一提,“啪嗒”一声脆响,一道笔直乌黑的线就落在木板上,清晰得扎眼。那线,像根淬了火的针,一下子刺破了木头的混沌,也像是在这纷乱人间,硬生生划下了一道杠杠——这就是规矩。

小时候,规矩这东西,在我眼里就是悬在脑门顶上的戒尺影子,凉飕飕的。它真落下来的时候,手心火辣辣地疼,能烧进心里去。我打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像匹没上笼头的野驹子。记得邻家院墙那棵歪脖子桃树吗?初夏,粉嘟嘟的桃子压弯了枝,就那么招摇地探过我家墙头。那甜香,勾得人心里直痒痒。那天晌午,趁着四下无人,我踩着墙根的破瓦罐,一骨碌就翻了过去。刚摘下一个最大的,啃得满嘴汁水淋漓,那股子得意劲儿还没散呢,就被邻居张大爷逮了个正着。他没骂我,只是那眼神,像两根生了锈的钉子,把我牢牢钉在了原地。我娘闻讯赶来,脸上倒没见多少怒气,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苦笑,可她那眼神,比张大爷的钉子还厉害,像蘸了盐水的软鞭子,一下下抽在我心尖子上。那滋味,比手心挨板子难受百倍。整整两天,我像霜打的茄子,抬不起头,感觉脊梁骨都被那目光戳穿了。打那以后,我才真真明白了,规矩这根墨线,不是画着玩的,它是真能犁开你心里那点顽劣的荒草,留下带血的沟壑。

后来,年岁长了,磕磕碰碰多了,我才咂摸出点别的滋味。原来这墨线,也不全是用来打手板的。它更像是那些摔过跤、跌过坑的老辈人,用一身伤疤换来的护身符,笨拙地塞给你,怕你再走老路。老话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前听着玄乎,现在琢磨琢磨,那“矩”哪里是什么紧箍咒?分明是人活到那份上,把规矩都化进了骨头缝里,成了身体的本能,举手投足自然都在线里,反倒自在了。我见过不少愣头青,血气方刚,把规矩看作捆手脚的烂麻绳,嫌它陈腐碍事,非要挣个鱼死网破。结果呢?头破血流、鼻青脸肿之后,才恍然明白,那道看似碍眼的墨痕,原来是悬崖边上立着的界碑,是怕你一脚踏空摔个粉身碎骨。

可话又说回来,规矩这玩意儿,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万年不变的。有些老规矩,在时光里泡得久了,早就走了形,变了味,甚至烂透了芯子,活脱脱成了《韩非子》里嘲笑的那个守着树桩子等兔子的傻汉。抱着个枯树桩子当宝贝,死活不肯挪窝,你说可笑不可笑?眼下的日子,多少规矩不也成了这样?刻舟求剑,死抱着船帮子上的记号找掉水里的剑,迂腐得让人叹气。更有些规矩,早就被别有用心的手攥住了,变成勒人脖子的绳索,压在人心口上的大石头。人在这种规矩底下喘气,只能把身子蜷成一团,在暗影里哆嗦,连吸口气都像是犯了天大的忌讳。规矩要是弄成这副德性,拿尺子去量空气的稀薄,或者干脆成了捆人手脚、不许动弹的枷锁,那它非但指不了路,反而成了活埋人的坟坑——这样的墨线,勒得人皮开肉绽,早就失了丈量天地的本分,不断它还留着过年吗?

这么一想,规矩这东西,真是个微妙的物件。它既不是焊死了的镣铐,让你永生永世戴着;也不是穿旧了的破鞋,想扔就扔。它就真像老李头手里那根墨线,得看料下菜碟,得顺着木头的纹理、弯势来弹。人活这一辈子,一面得学着敬畏规矩里头藏着的老理儿、老智慧,明白那是前人摔打出来的护心镜,就像好木匠离不了墨线引路,下刀才准,料子才能成器;另一面呢,也得长着一双活泛的眼睛,一颗不盲从的心,该琢磨的时候就琢磨,该变通的时候就得有胆子去碰一碰、改一改。别让那些僵死的老黄历,像横在地上的烂木头桩子,把活蹦乱跳的日子给绊个大马趴。

邻院那棵勾人的桃树,早就没了踪影,连那截矮墙也早被推倒,消失在瓦砾堆里了。可说来也怪,当年那条由目光、羞愧和教训刻下的墨线,却像烙铁烫过一样,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坎上,怎么也抹不掉。

墨线常在。它给木头引路,也在人心上划着道道。世间的规矩,说穿了,不就是这么一根无形的墨线吗?在时间的混沌里,它奋力划开一道口子。它勒着你,不让你由着性子胡来栽进沟里;它也兜着你,像道无形的堤坝,护着你磕磕绊绊往前走的路。它绝不是篱笆上豁了口的破洞,可以随随便便一脚踹开;可它也绝不是庙里供着的泥胎木偶,半点活气儿都没有。

说到底,那根墨线啊,是活的。它一头攥在咱们自己手里,量着眼前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另一头呢?也终归要被这奔流不息的世界,重新抻直了,再量上一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张匠官暴毙的消息被压得密不透风。工部只含糊其辞说“急症”,一具薄棺草草抬出匠作营后门。而地库铁门上的朱砂符咒,又无...
    无妄_c7d0阅读 17评论 0 1
  • 大明永乐年间,京师匠作营里,木匠石守拙的手艺如古树虬根,深扎于每一道木纹之中。他掌中那根祖传墨线,据传是前朝巧匠以...
    无妄_c7d0阅读 27评论 0 1
  • 我们每天忙于各种事物的接触、应对,久而久之,像上足了发条,形成惯性,很难使自己有时间停顿下来,静静思考得失以及要去...
    eileen_cheng阅读 1,397评论 0 3
  • 与浣成先生艺术对话录 7 笔墨线条是中国书画的灵魂 注 LUKE 浣成国际文化艺术沙龙策划人发起人 浣成:浣成国际...
    浣成国际艺术阅读 950评论 1 1
  • 郑重声明: 本文系本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伯乐联合征文【品】之回望。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身经百战又百炼成钢...
    张司令阅读 10,784评论 150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