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从纸牌业务成功转型至电子游戏领域,靠FC游戏机获取高额利润,也吸引了许多竞争对手,在这其中,科技巨头:索尼,最为强悍,凭借PS游戏机,硬生生将任天堂从游戏霸主的位置拉下来...
首回:《为了“娱乐”,这家公司什么都干得出来!》
正所谓“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任天堂盯着索尼的PS游戏机,下足了功夫研发出一款性能碾压PS游戏机4倍有余的N64,结果反而是作茧自缚,游戏软件开发商承担不了这么高的投入与风险,纷纷转投PS门下,没什么游戏可玩的N64只能败下阵来。
在任天堂生死存亡危急之际,第三任社长山内溥宣布退出公司的经营体制,而接班人则是年仅43岁的岩田聪。
次回:《索尼大战任天堂: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
可不论山内溥的态度多么坚决,要让为任天堂奉献了数年青春与汗水的老员工,认同一个才加入任天堂2年的年轻人成为新社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岩田聪自己也明白这点。
好在,他有两项秘密武器,一是重视与员工交流,二是科学的管理。
凭借此,任天堂的员工愈发对岩田聪感到信任,而且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做,该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公司上下一心,成为岩田聪在经营上最坚强的后盾。
好了,现在内部治理弄得有声有色了,该准备打一场翻身仗了...
第三回:《这2招,让这位“空降”CEO实现“软着陆”》
正所谓,创业三要素: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要翻盘,得先把战略定好,岩田聪反思N64的失败,深刻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划时代的新技术,而是革命性的游戏体验,技术只是实现游戏体验的手段,而非目的。
并以此确定了任天堂的新战略:“扩大游戏玩家队伍”!
而且任天堂,在暗地里也为市场反攻做足了准备:划时代的体感游戏机:Wii,即将诞生...
上回:《别瞎忙活,错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在介绍索任大战之前,我们来介绍第三位参赛者,他就是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霸主:微软。
2001年11月,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微软推出了首部游戏机“Xbox”,这款游戏机的性能超过了索尼的PS2和任天堂的NGC,正式向索尼与任天堂发起了宣战。
微软效仿索尼的主机亏本策略,也就是亏本卖主机的方式,迅速在主机发售初期占领市场,再通过庞大的游戏机用户吸引游戏开发商的到来,从游戏开发商的口袋中把亏得钱挣回来,截止2004年年底,微软在游戏机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任天堂,达到了17%。
微软赶紧乘胜追击,在2005年时,又抢先一步推出了新一代游戏机Xbox360,与此同时,索尼也发布了PS3,并且装备了可以与高端计算机媲美的处理器,而任天堂的Wii,是唯一不具备高清画质的机型,游戏机三巨头的大混战正式拉开战幕...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识,当初索尼的PS与任天堂的N64大战时,N64也是装备着可以与当时的高端计算机媲美的处理器,获得整个游戏业界的一致好评,结果惨败出局...
这次也是一样,装备着可以与当时的高端计算机处理器媲美的索尼PS3,截至2008年12月,销量相比这台连高清画质都不具备的任天堂Wii,连一半都不到,老二的位置也被微软Xbox360抢走了。
不过,这场战争远没有结束,微软和索尼不甘败下阵来,可谓是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实力上打不赢,价格战总能赢了吧!纷纷发动价格攻势,企图瓜分任天堂的市场份额。
还别说,这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数,确实有效,可惜低价策略还是没能赢过Wii的产品体验,最终Wii卖出了一亿多台,而Xbox360与PS3,各自卖了8000多万台。
那阵子,任天堂的主机及体感游戏风靡全球,不仅卖得好,而且也造就了许多很有趣的故事,在普通家庭中就有一对 57岁和 64 岁的老夫妻,每天拿着Wii游戏机,对着电视玩着保龄球游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 2007 年圣诞的首场娱乐节目就是玩 Wii;英国威廉王子的 Wii 被伊丽莎白女王抢走;奥巴马一家入主白宫时,公开了他带进白宫的第一件“家电用品”,也就是任天堂的Wii主机,当时有个网站就做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如果奥巴马的夫人被称作是美国第一夫人的话,那么Wii主机将成为美国第一家用机。”
到底Wii游戏机是有怎样的魔力,让任天堂打了一场这么华丽的翻身仗?
这得明天继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