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那点事

曹馨之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兜兜转转,转转兜兜,一晃从懵懂少年宛变成了四十岁不惑的年纪。儿时的记忆恍若就发生在昨天。记得小时候,每每回到家,就会听父母的训导,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发奋图强。貌似那时候的自己听力实在是太强大,父母说一千遍一万遍,我只记得他们说了一遍。当时可能太小的缘故,是不太能理解发奋图强这四个字的含义,更理解不了每每考试成绩低于80分回家后父母的鞭打。记得母亲每次鞭打时都会顺带怒斥一句,不打不成才。所以小时候也已然习惯了父母的棍棒教育,那时的自己还算是勤奋的,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作业自己做,学校自己去,从小学到大学也从来没有见父母送过一次,即使在外地求学,也仅是他们买好车票而已,最远的路程就是从家里把我送到汽车站或者火车站,自己坐车去,我有时想那时候的人肯定淳朴多了,因为没有人贩子把我拐走。也正因为这样,才养成了自己长大后女汉子的特质。


        小时侯进了学堂门就是在读书,出了学堂门便是帮父母做家务,因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为了生计,父母一方面要赚钱养活一大家子人的温饱问题,还要求五孩子必须有一个能够出人图地。当然他们把仅有的这点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当时的自己压力是特别大的,每次最怕的就是考试,因为一考试,分数不达母亲要求,回家就会惹来母亲的鞭打。那时觉得母亲就如同老虎般凶恶,我就如同一只随时会被吃掉的兔子一样。因为害怕母亲的鞭子,所以不得不好好读书,在母亲的鞭打压迫下,我最后成了翻身的奴隶。想想现在的孩子比起小时候的自己不知道幸福多少倍?每天就是单纯的读书学习,学习读书,除了睡觉吃饭,就是读书识字。有时候感概为何现在的孩子处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处在这么好的时光里,怎么不能把书读好呢?读书读书,既是要读也要会书,读是识字,书是写字。光会读不会书,便是读不好书,光会书不会读,意思也是大相径庭的。现在很多的孩子,不仅不乐意读,更不乐意书。如果在以往教育没有改革的情况下,估计不打不成才的这条格言警句会因此走红天下,就像小时候的自己,害怕父母的鞭打,才努力进了大学学堂。国家在发展,经济在飞升,当然对人才的选拔更是苛刻求存的,作为时代的新生儿,想与时俱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就必须读书,努力读书。                                                                             


          现在想想当年的父母,不就是现在的自己吗?每天跟佛念经一样的,天天对班上的学生说,一定要发奋图强,一定要出人图地,唯独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也是现在才真正理解了父母当年的苦心。如果当时父母任由我懒惰发展,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回家务农,那我现在必然是一无是处的,更谈不上今天能跟大家讨论读书二字的重要性。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的道理,也正是反映了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也验证了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在简书上写一些文字,得到一些简友们的赞赏,说来是件好事,可内心总是惴惴不安,害怕这么多年来都不读书的我...
    清夜闲心阅读 409评论 8 30
  • 关于读书那点事 摘自《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秋叶 书有四种: 第一类:工具书。第二类:专业书。第三类:视野书。第四...
    阶艺勿听阅读 239评论 0 1
  • 聊之前先列个书单: 一月,9本 明朝那些事儿(1-7)文化苦旅三行情书孙子兵法(-九变篇) 未读完…… 二月,2...
    从钟楼到大雁塔阅读 342评论 2 2
  • 今天看了书友梅拾璎的文章《来简书三个月,我谈谈几点感想---真喜欢写作,就不能傻读书呀》,又忍不住手痒嘴碎,在别人...
    经济的草根阅读 247评论 0 16
  • 一直像蜗牛一样慢慢地啃书,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看完一本书只记得书名,越来越觉得脑子不好使。 你今天看了什么内容,你还...
    田田教练阅读 34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