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艘航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而心中的指南针是我们航行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助力我们挺膺担当。
还记得2021年,第一次走上教育舞台的我,在执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场景。课文里的焦裕禄一边和兰考县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一边和自己的病痛作斗争,罹患肝癌的他在工作途中常常“痛得骑不动”只能“推着自行车慢慢走”,直至42岁牺牲在工作岗位。
当时的我正讲完焦裕禄的人物事迹,我们班就有一个男生举手问我,他说:老师,焦裕禄精神的确可贵,但如果他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呢?我沉默了几秒,想起革命烈士曾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是他心中的政治规矩,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是他坚守的革命担当,是这规矩和担当,支撑着他强忍着病痛折磨,为兰考人民造福,为后世留下一座丰碑,这难道不是焦裕禄生命价值的最好的体现吗?男生听了后,轻轻地点了点头,如梦初醒,若有所思。
课后,我看到他在作文里写道:我曾经好奇,为什么焦裕禄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42年,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为什么半个世纪过去了,焦裕禄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今天我终于知道,焦裕禄为兰考人民、为党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他是我们亿万人民心中的指南针,永远激励我们务实笃行,挺膺担当。
还有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陈行甲,他曾站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讲述他的故事。他说拒绝过一大摞一大摞的钱,拒绝过名牌金表,还有金条,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是党的规矩教育,是个人的担当,但最重要的是他心中的指南针,指引着他走向最真实、最深层的自我。
工作后的这几年,陈行甲的事迹陪伴着我走过我内心许多个迷茫时刻。他让我知道,原来有严明规矩,笃定担当的心从不会被外界的规则或期待所干扰,也是他让我知道,规矩不仅是约束我们言行的“戒尺”,更是引导我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指南针”。
岁月悠悠,规矩和担当是那抹永远不改变的底色。你看今天的赧水河畔,身处教学一线的老教师经常给我们讲他们过去的教育故事。
我校肖慧晖老师凭着她矢志不渝的爱生情怀和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成功地挽救了一个又一个迷失在网瘾泥潭中的青少年;我校杨能荣老师心怀大爱,创设情境,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立德、立志、立言、立行;我校廖飞老师面对情绪失控、有自闭倾向的阴霾少年,通过长时间的心理疏导,帮助阴霾少年打开心锁,放进阳光……太多太多敬业与奉献的忙碌身影,太多太多孜孜不倦、勇于担当的感人事迹……
他们用他们的坚守,他们的担当,召唤着教育路上的我们坚定心中理想,践行规矩与担当。
马克思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担当,就有任务。让现在我们开始吧,用规矩铺就我们前行的道路,用担当点亮时代新风向。让我们迎风起航,不骄不躁的去践行吧,五星红旗的光将守护我们,党会指引着我们,我们内心的“指南针”会永远陪伴着我们!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