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刘大山大哭了一场。
战友拍他的背,安慰他,问他怎么了,他一个大老爷们儿一抽一抽的,说他的宝贝不见了。
刘大山的宝贝,是从家乡带走的一撮土,用小土布包仔细包好的。刘大山以往整天揣在怀里,可宝贝了。
前几日为了突破一层敌人的封锁线,刘大山重伤,送到后方治疗的时候,已经晕厥过去了。那时他衣服破破烂烂的,医务人员直接把他衣服全剪了,好治里面的伤。但是被剪的衣堆里没找到他的宝贝布包。其实他知道布包可能早在他冲锋的时候就弄丢了,也不可能找回来了。
敌人步步紧逼,军队几乎是日夜不停的赶路,他根本不可能回去找他的布包。
宝贝丢了,他魂不守舍,但脚下步子还是不能停。
后来,千辛万苦,到达吴起镇。在庆功宴上,他还是有些闷闷不乐,一个人闷在角落里。战友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说,以后我们谁要是再去那个地方打仗,一定帮你把那布包找回来。刘大山心想那都过了多少年了,水侵土蚀的,怎么可能找得到。排长笑了笑,他喝了酒,有些醉了,大声对他说,等把国民党那群孙子干翻了,我们都回家了,你要宝贝往地上随手一抓都是。
刘大山听到难得一笑,说,到那时候,哪里还要宝贝啊?
那天之后,刘大山越发努力了。
后来,队里面来了不少读过书的,还要教他们识字,每一次上课刘大山都很认真。有一回,教到“土”怎么写,刘大山突然记起来他刻意忘记了好久的宝贝。
课后,一个战友神神秘秘地拉住她,给他看了一样东西——一块小土布,上面静静堆着一小撮土。
“找到了?!”刘大山瞪大了眼睛。
那战友有些愧疚地笑笑:“不是,这是我以前看你那土是什么颜色的,就找不同颜色的土调的……我找老师问过了,他往里面放了点盐,说可以模拟你爹娘在土里种地时流在土里的汗水……”
刘大山的眼神渐渐暗淡下去,但他还是笑笑,跟队友说谢谢,但他不用了。
刘大山没读过书,但是他觉得有些东西是调不出来的。
他依然很努力地作战,学习,从不抱怨,也再也没提他的宝贝。
如此积极向上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成为八路军后的第二次战役。
因为辗转抗日,经常有战友牺牲,有时候一整个排就剩下那么一两个人,只能并入别的队伍。这一回,队里来了个老乡,同村,两家的屋子相隔都没有三里地的那种。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刘大山一把抱住老乡,跟他聊了很久。老乡说他妹妹长高了,长漂亮了,绣花功夫极好,又说他弟弟分到了土地,现在种自家的地不用给地主交粮,不饿肚子了。当刘大山笑着问道他爹娘里怎么样了,那老乡脸色一僵,看得他心里一咯噔。
“大山啊,你爹你娘,都……”
那天晚上,刘大山又哭了一场。跟上次几乎号啕大哭不同,这次他不哼声,不抽气,只是眼圈儿红着,眼泪像家乡的泉一样不停往外淌。
老乡见了,只能坐在他身边安慰他。突然想起来什么,拿出一小土布包,小心打开凑到他面前:“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听说你的弄丢了,我寻思着我俩的都差不多,匀你一点……”
话音未落,刘大山抱住老乡,一边大哭一边跟他说谢谢。但是等哭完了冷静下来,他却没要,而是小心翼翼将老乡的土布包包好,还给他,说,你一定收好,可别像我,马马虎虎的,弄丢了。
是的,他们的乡土都差不多,但是刘大山心里想,还是不一样的。
他的乡土,是他的娘拿那双慈爱的眼睛一遍一遍地看过的,拿那双温暖的手一遍一遍筛过的,最重要的是,他看到,娘在一遍一遍抚摸那乡土时,留下了两滴泪,润进了那土里。
那东西调不出来,就算再回到家乡抓一把土也还原不了——这世界上也在找不到了,刘大山有些失魂落魄地想。
老乡似乎也知道了什么,只是拍拍他的肩,没再提这件事。
再后来,老乡死了。
在一次游击战的时候被日本鬼子拿刺刀捅死的。那刺刀捅进去,刚好捅到了包着乡土的布包,沙土和鲜血一齐喷出来,散了一地。后来敌人被打跑,刘大山帮老乡收了尸,将和鲜血混在一起的沙土一粒一粒捡出来,那布包好,和老乡已经逐渐冰冷的尸体放在一起下了葬。
然后他提着枪,归了队,再也没提过家乡的事。
只是打鬼子的时候,特别凶狠,总是冲在最前面,每次都跟不要命了一样。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日本投降。日本投降了,他和战友们放声大笑,但笑着笑着又大哭起来,直到哭累了睡倒在地上。
没有人记得他的乡土了——以前的战友死了,排长死了,老乡也死了。乡土散在当年的战场上,葬在了他心里,除此之外,再没有了。
但是还要打仗。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镇反剿匪,抗美援朝……
等回过神来,他已经快四十岁了。
因为旧伤,刘大山退役了。他一瘸一拐地回到家乡,走上又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竟突然有些近乡情怯。找到老屋子,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谁呀?”然后门打开了。
那女人推开门,看到刘大山,笑着问:“大哥哪里人……”话音未落,里面传来一声不确定的男声:“……大哥?”
正是刘大山的弟弟。
兄弟二人紧紧拥在一起,喜极而泣。后来,刘大山跟着弟弟去山上看了爹娘的坟,上了香,烧了纸钱,磕了三个响头。
弟弟还有一个儿子,在乡里的小学读书。一家人和和睦睦过了几年,刘大山侄子考上了城里的高中,收到消息之候,家里三个爷们儿围成一桌,开了一瓶酒,喝的烂醉。
刘大山瘸着腿,只能坐着,用力拍着大侄子的背,说他有出息。
第二天,天蒙蒙亮,刘大山起了床,发现弟妹正在筛土。一颗颗乡土,被她的手掌抚摸,变得很细很细。她将土缝进一个小土布包里,让大侄子揣好,哭着送他出了家门。
又过了两年,刘大山死了。
死的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回到要参军那会儿,娘坐在厨房里,眯着眼睛看那一小撮乡土,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筛,里面干净得没有一颗杂叶或者石子,充满褶皱的粗糙的手底下,是世界上最细最软的土。
“儿啊……”娘轻轻呢喃道,捧着布包的手有些颤抖,两滴泪滴进乡土里,润出了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