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可不只是关乎牙齿洁白美观那么简单,它与我们的全身健康紧密相连,犹如多米诺骨牌中的关键一环。早在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牙齿清洁列为口腔健康的首要标准,而刷牙,便是这场口腔健康保卫战的“先锋部队”。
刷牙,你真的刷对了吗?
刷牙虽看似日常,但其中门道可不少。每次进食后,食物残渣就像不请自来的“小邋遢”,赖在口腔里不走。若不及时清理,细菌就会在这“温床”上大肆滋生,牙菌斑越堆越多,牙石也会悄然“落户”。而刷牙,就是口腔医生推荐的“口腔清洁神器”,能有效清除这些“坏家伙”,预防龋齿、牙周疾病等口腔“麻烦精”。
不同年龄段,刷牙方法有别。3 - 4岁的萌娃,适合圆弧刷牙法。家长要手把手教孩子,让刷毛轻轻压在牙面上,弯成个小弧度,然后像画小圆圈一样,每个部位认真画5次以上。别忘了上下前牙的舌侧,要把牙刷竖起来刷。牙齿的每个面,都得照顾到,就像给牙齿来一场全方位的“按摩”。不过,低龄娃自控力差,家长可得做好“监工”,帮孩子养成刷牙好习惯。
青少年和成年人,水平颤动拂刷法是首选。把牙刷刷毛朝着牙龈方向,调成45°角,沿着牙齿轻轻水平颤动5次左右,再顺着牙齿生长方向拂刷一次,这才算完成一个“清洁循环”。接着,就按这个方法,从牙齿一侧刷到另一侧。每天早晚各刷一次,每次至少两分钟,这短短几分钟,可是口腔健康的“黄金时间”。
特殊人群的刷牙“秘籍”
牙齿矫治器,如今在儿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中越来越常见,它分为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戴活动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的朋友,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就好。但戴固定矫治器的小伙伴,刷牙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托槽黏在牙齿上,弓丝下方、托槽四周、牙龈边缘,就成了食物残渣和牙菌斑的“藏身之地”。这时候,小头软毛牙刷或正畸专用牙刷就得登场了。清洁托槽上下两面,把牙刷倾斜45°,从弓丝上下方伸到牙齿表面颤动;托槽前后两面,用合适的牙间隙刷;靠近牙龈的牙面,还是用老办法水平颤动拂刷。
老年人的口腔问题也不少,根面龋容易找上门,牙齿缺失也常见。但哪怕只剩一颗牙,清洁也不能马虎。牙缝小的用牙线,牙缝大的就用牙间隙刷,先用冲牙器冲一冲,再用牙刷仔细刷。要是戴了假牙,不管是固定的还是活动的,每天清洁维护必不可少。活动假牙餐后摘下洗干净,睡前泡在冷水或假牙清洁剂里,第二天冲洗后再戴,不然真菌感染就可能来捣乱。
口腔里有种植牙的朋友,清洁也有讲究。牙间隙刷从颊舌侧伸进牙缝,清洁牙冠邻面,单束牙刷也能派上用场。龈沟内就靠牙线或桥体牙线,再用冲牙器冲洗牙齿间隙,最后用牙刷收尾。清洁牙冠或桥体时,牙线、桥体牙线、冲牙器、牙刷,一个都不能少,按顺序来,给种植牙全方位的呵护。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镜子”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相互影响,就像一对分不开的“好伙伴”。龋病和牙周疾病,都是细菌感染惹的祸,不仅会让牙齿“受苦”,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而一些全身疾病,也会在口腔里露出“马脚”,比如糖尿病和牙周疾病就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所以,老年人更要重视口腔健康护理,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定期去医院做口腔检查也很重要,让专业医生帮我们去除已经形成的牙石、牙菌斑,对不良修复体进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把口腔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日常饮食也要为口腔健康助力,合理膳食,少吃糖,降低甜食频率,多吃新鲜蔬果,让牙齿在“美食盛宴”中也能保持干净。戒烟限酒,也别忘了给口腔一个“清新环境”。
口腔健康是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部分,从正确刷牙开始,关注每一个细节,让我们都拥有一口健康好牙,绽放自信笑容,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