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生活里的光

生活原本平凡,只要你用心去发现,那些散落在日常褶皱里的碎片,却能拼凑出一个个的亮点,这便是最鲜活的印记。

昨天做了木耳烧排骨,木耳是先生之前去东北出差时带回来的,抓了一把,泡发了一大盆,比之前买的那种东北木耳更大朵,口感脆嫩爽滑,富有弹性,并且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

先生跟小子说,“你妈妈今天烧的这排骨,不管是从颜色还是味道,都是极佳的。”

小子笑,“老妈的厨艺本来就挺不错,是你的要求太高了。”

被大厨级的先生这样夸着,被家人认可着,内心忍不住雀跃。

在厨房这一方小天地里,我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在里面尽情地演绎着内心的欢喜。

从食材的挑选,对菜色的搭配,再到烹饪的方式,用心去做,每一道菜都是我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尤其喜欢煲汤,这是在广东那十多年的生活里养成的习惯。

不同的食材放进锅里,在灶上慢条斯理地炖着,听着咕嘟咕嘟的声响,看着汤色慢慢地变浓,香气渐渐地溢满厨房,飘进了客厅。

小子走进厨房,兴奋地猜测煲的什么汤,那份欢喜,毫不掩饰;先生下班回来,直呼“闻着味儿就知道是家的感觉”,这一切的一切,让琐碎的烟火气,立马就有了温暖的力量。

为家人做上几道小菜,看着家人围坐,那平凡的日子,简单却让人内心宁静。

午后的时间,窝在沙发上看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喜欢阿勒泰的蓝天白云,喜欢阿勒泰的广袤草原,喜欢阿勒泰人的简单纯粹,心中那个“我要去看看”的念头又开始蠢蠢欲动。

而书中的张凤侠,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乍一看,她是那么不靠谱,而真正遇到问题时,她却能淡定地见招拆招,不被困难吓倒,也不会因一时的失意而放弃自我,自在而随性,坦然而又豁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让我们在文字间游历世界,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

这种跨时空的交流与碰撞,不仅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也让我们对生命与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更何况,通过第三者的眼光去看书中的人物,她们的处世哲学,也在悄然中影响着自己,带给自己的,是历经风雨后的豁然。

想起了刘老师那句经典的台词:“从生活写起,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我默默地坐到了电脑前,敲下了这些文字。

记录下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并没有什么宏大的意义,只是想要让一切有迹可循。

细细想来,它们却像是散落在日子里的星辰,让我们在与家人的温柔相处中,重新触摸到生活最本真的质地,原来,幸福不是追赶而来,而是在慢下来的时光里,自然生长的。

用这一笔一画去打捞生活中的琐碎星光,看似在记录着生活中的小事,实则是先成为善于发现美好的人,而后才能成为能传递美好的人。

当我们学会在平淡的日子里发现美好,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柔软与善良。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的那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幸福。”

2025年齐帆齐写作营 第(224)篇1115字,累计267395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成长新起点”的群聊里,李慧香老师发布了写作计划,在我心底激起层层关于“好事”与“幸福”的涟漪。 这看似简单的记...
    听张老师说阅读 1,293评论 0 0
  • 西艺后门的一条街,一副坊间微缩版的《清明上河图》。卖烤串的,卖凉粉的,炸臭豆腐的,门帘都找不到的“地下”画室,衣服...
    东方檀阅读 2,087评论 4 1
  • 李小明坐在长途大巴的最后一排,车窗外是连绵的丘陵,灰蒙蒙的天压得低低的,像是要下雨。他盯着窗外,耳机里放着老歌,手...
    人工之梦阅读 38评论 0 2
  • 第一章 霸气的临时房客 我家住在Z市的边缘地区,但如果你认为我家的地理位置差,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Z市的大小学院...
    安大果粒阅读 4,668评论 1 7
  • 他盯着笼着群楼的雾,像洪水过后,停在破坏后的静寂。只有太阳在走,像新媳妇回娘家沿着河边的草地,路过他住过的地方。 ...
    马花花大人阅读 1,18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