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和郭象在《庄子注》里阐述了一个人超越事物差 别之后,得以不再依循别人的意旨生活,而率性任情地过自己的生活(“弃彼任我”)。这种思想和生活方式乃是中国古人称为“风流”的实质。
《世说新语》是当时名士间清谈的一部辑录,从中可以看到3、4世纪间风流自赏的名士们的生动形象,成为探 索“风流”传统的主要资料书。
公元三世纪的《列子》(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杨朱》篇里,把人的“外”和“内”加以区分。区别"外”和"内":"治内"相当于向、郭所说的”任我”而活,”治外”相当于向、郭所说的“从人”而活。人活着,应当听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矫情迎合别人。人活着,或循理或顺情,都应当出自纯真的内心,而不是为了迎合时尚。
在庄子的心目中圣人能够超脱于常人的感情,他对外物的了解如此透彻,对它们的流动不居和形态变化已经习以为常,因而“以理化情”。但新道家既注重理性又重情,他们富于深沉的敏感,对人生和宇宙有情,也就包括了对自己有情,以至不能自已。
对晋代的新道家来说,他们对性的态度,与其说是注重肉体欲望,不如说是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