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贝贝的【写作日更】234/400
人生中难免犯错,重要的是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但真要从错误中反思成长,不再犯同样的错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不光是客观上的外界因素可能导致我们无法清晰做出判断,还存个人情感上的不愿意,认知上的局限以及人脑的缺陷等诸多因素。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成功的关键不是不再犯错,而是能够真正的能将犯错的效用最大化,透过犯错学习改进,降低后续犯错的可能。
“像《《大卫》这么漂亮的雕像,请问你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文艺复兴时期,教皇问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
“很简单,我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掉,大卫就诞生了。”米开朗基罗回答。
米开朗基罗的这个回答,看似玩笑,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常识,那就是“不该做什么”,往往比“应该做什么”更加重要,更能促使我们清醒的思考并采取明智的行动。换句话说,真正帮助我们成功的,不是那些额外的智慧,而是那些人生路上的重大“错误”。
而纵观历史,古今中外集大成者,无一不是对犯错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知。
子曰:不迁怒,不贰过。可谓对三千弟子之一颜回的最高评价。而不贰过便是从错误中学习的基本原则,所谓知错就改,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曾国藩建立湘军利用的就是避免犯错的思维。在创建湘军的时候,他并没有首先去想“湘军怎么才有战斗力”,而是先来分析“绿营兵为什么没有战斗力”。通过对绿营军问题的全面分析,从而完善湘军的管理制度,从而造就了“牛气”的湘军。
毛泽东多次会议中提过,“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毛泽东应用到的同样是专业的犯错模型,通过克服缺点(错误)不断的提升,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查理芒格不止一次分享过乡下人的智慧,“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而大多数人会把这当作一个笑话,嘲笑乡下人的无知。而芒格想传达给人们的便是避免犯错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带给他的重大价值。
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号称金融界的乔布斯)瑞.达里欧先生一直奉行的成功原则便是:痛苦+反思=进步。
他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既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东西,也知道如何正确地失败。“正确地失败”是指,能够在经历痛苦的失败的过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训,从而避免“错误地失败”,即因为失败而被踢出局。为了帮助人们在痛苦时就能好好反思,达里欧先生还设计了一个“痛苦按钮”APP帮助人们这么做。
所以,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进行改进,成为一个“专业”的犯错者,是通往成功的最佳路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道这个道理但并不一定能做到;就是做到了也并不能保证能够长期持续做到。而知道做不到的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道非真知,仅仅了解了表面的意思,深层次的道理并不清楚;
2.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并未结合实践的结果进行反思改进;
3.针对实践结果能做到改进,但未能坚持持续修正改进模型,形成螺旋上升的循环成长模式。
4.基于人脑的缺陷,更多的决策在非理性下进行(过往的误导性经验,误导性判断,不当的利益诱惑及不适当的情感。)。
同样,为了避免犯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获取二手经验,从他人的错误经验中总结教训,降低试错成本
2.利用设备、工具辅助,启动试错标准流程,避免走偏
3.不断尝试犯错,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更新迭代
4.增加理性决策的成分,避免大脑的缺陷
5.保持头脑开放,征询多方建议
其实很多时候做事并不需要你有什么超天才的想法,只要能够好好总结下别人以及自己犯过的错误,然后小心避免,反其道而行,你的成功就能超过大多数人。
所以说,犯错本身并不会导致失败,真正的失败是犯错而不自知,是一错再错而不知悔改,是单点纠错而无法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是无法通过犯错提升认知从而形成持续改进的自我升级纠错系统。
后记:
一个自己的小故事
多年前,还在读书的时候,非常喜欢英语演讲,羡慕同学在台上从容不迫,滔滔不绝的状态。于是便不断用各种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听广播,刷美剧,去English corner与英语爱好者们交流等等。记得有一次学校选拔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选手,于是果断报名。通过层层筛选自己进入了复赛演讲环节,但到最后的命题演讲中由于忘词而失掉了进入决赛的机会。
那次的演讲给我带来了沉痛的打击,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我也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适合背稿的人。而这样的“坚信”一直影响我到最近两年。期间我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演讲,但表现并不稳定,时好时坏,尤其是在准备了稿子而没有表现好的情况,我更加坚信不背稿才是最适合我的。
现在想来并非如此,通过听说读写的基础练习,通过不断的打磨修正课件及演说文稿,在今年的各种评审会及大赛中我才真正认识到一直阻碍我前进的根本性问题。
我一直在犯错,却从未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做出决策,而近期的深度思考帮助我正视这个问题。
一次失利,一个错误,让我错失了多年的快速成长机会。
现在的我开始学着从痛苦不断反思、成长,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持续改进,不断的提升自我,从一个小胜利到另一个小胜利,不断积累。
相关书籍:
《原则》瑞.达里欧
《错不在我》卡罗尔.塔夫里斯;艾略特.阿伦森
《社会性动物》艾略特.阿伦森
《失败的逻辑》迪特里希.德尔纳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明智行动的艺术》罗尔夫.多贝里
《清醒思考的艺术》罗尔夫.多贝里
《避开错误决策的四个陷阱》悉尼.芬克斯坦;乔.怀特海;安德鲁.坎贝尔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