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赋
赋原本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到汉代成为一种新兴文体,介于诗歌于散文之间。可抒情可议论。
2.汉赋的发展历程
㈠骚体赋:模仿楚辞,侧重抒情,多带“兮”的语句。
汉代骚体赋最优秀的作家是贾谊,代表作《吊屈原赋》。
㈡散体大赋:简称大赋,篇幅较长,结构宏伟
枚乘的《七发》是骚体赋向散体大赋转化的标志。
㈢抒情小赋:篇幅短小,侧重抒情。
张衡《归田赋》是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化的重要作品。
其他代表作
祢衡《鹦鹉赋》
3.枚乘《七发》的影响
⑴内容向体物大赋转化
⑵显露出审美价值与讽谏之意的矛盾
⑶主客对答体
⑷运用了夸张、想象的艺术功能
4.散体大赋兴盛的原因
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⑵军事胜利,外交活跃
⑶润色鸿业,歌舞升平的需要
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⑸文学自身的发展为散体大赋发展提供了可能
5.汉赋的影响
⑴汉赋是一代文学正宗,是延续了几千年的重要文体。
⑵对后代文体、表现手法、语言有多方面的影响。
⑶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
⑷汉赋预示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