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篇》的第一句是整个《论语》的核心。
不亦的释义:不也是什么吗?
学而时习之,解决的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困难。【自修】
“学而时习之”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注意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习”是不断地应用和尝试。尝试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不学也是一种困难。
学之后还有一个应用、内化的过程。这也是一种困难。
学而时习之的过程就是快乐的,学习本身是有乐趣的事情。
《刻意练习》与《终身成长》很好地阐释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刻意练习》说,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人人都可以磨练的技巧。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实践知识的最佳场所。把知识通过应用而内化,才会成为自己的本领,从而改善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 ,解决的是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他人的力量。【共修】
怎么看待他人给你的这种改变。
有朋自远方来。人们的困难是不愿意打破自己过去生活的节奏,以及要招呼这些人,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要面对合作和变化。
用开放心态,进步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合作。
人不知而不愠,如何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修为的结果】
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恼怒。就是修为的境界。
【小结】
人生中最大的问题是痛苦。
应对方法是——乐。用喜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孔子的最大优点是乐。 不用向外使劲,不跟自己作战就能快乐。这事难道不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