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禅宗历史上的有名公案,历来都会被拿来讲说,以期能够有所领悟。但时至今依然有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义理和关窍,一些学滑了的人甚至拿来戏弄
公案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西来传播大乘佛法的佛教第二十七代传人菩提达摩,另一个是中土学小乘的的神光。神光起初是一个将军,因为战争杀戮过重因此有了出离心从而醒悟出家学佛。
他根性聪明学贯三家,很快便学有所成,据说他给人讲法,常常引经据典 听的人也聚精会神,精彩之时地上会涌出莲花。在机缘巧合之下,达摩看到了神光在讲法,于是驻足听了一会儿,等他说完后。
达摩开口道:法师讲的什么法?
神光道:了脱生死的法门:
达摩道:你自己都没有了脱生死,哪来的法门了。
神光听后大怒用铁珠串的长串佛珠打向了达摩,并打断了达摩的几颗牙齿,达摩没有生气,把牙齿和血一起吞了没有作声自己离开了。
神光冷静下来后,回想了当时的场景,认为达摩不凡,而且自己的行为过激对他造成了伤害,不是一个学修人所为,于是起身去追寻达摩。
两一路来到了今天的少寺山,达摩直接进了山峰中的一个洞中打坐入定,神光看到达摩入洞后没有进去,而是在洞外跪了下来,没多久天就下起了雪。
达摩在洞中一坐就是几天,出定后发现神光还在洞外就起身走出洞,看到神光全身已经被雪所覆盖。帮他把身上的雪拂去,神光也是被冻得不行,但也是咬牙坚持着,看到达摩出来给自己拂雪,急忙行礼道,愿和尚慈悲传于解脱生死之法门。达摩却说,礼太轻,除非天降红雪。
神光立马拔出随身的戒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血水喷涌而出,染红了白雪,达摩看到后被其求法的心志所感动,把自己的披风摘下来披在了神光的身上并替他包扎好了伤口。
并且收他为徒取名慧可。这则公案有两部份内容,上部是讲的神光与达摩相遇为求法而断臂,下部说的是达摩给慧可安心。
那么神光断臂又是断的什么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断字的解释释义
1.截断。2.隔绝;断绝。3.戒除(烟、酒等)。4.拦截。5.决定;判定。6.副词。一定;绝对(常用于否定)。7.尽;极。
《荆轲刺秦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察今》:“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李愬雪夜入蔡州》:“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
《滕王阁序》:“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麻未断绝。”
《赤壁之战》:“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从这些内容来看,断即是指的一个结果也是表达的一个作用。
我们可以换位想下,如果一个人少了一只手,其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不说别的事情就单是吃饭穿衣这样的事情都变得麻烦起来,整个生活方式 人际交往 往来出行都要改变,而且这个变是往难处变。对于一个人的压力和磨砺也是巨大的。
神光在听到达摩说的礼太轻后,并没有犹豫立即用戒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这是需要有非人的勇力和意志才能办到的,也体现了他求法的诚心不二。
所以诚信在法中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在那个情境下其实是容不下太多的思量的,因为机只是一瞬间的事,达摩不会等他。这也是法上的规则,只能有一心,因为求法之心至诚,所以可以毫不犹豫的砍下自己的手臂以表决心。这样的人不说修行,放在哪里都能干出一番事业。
断的是手臂开辟的是新生,打开了真正觉见自我本来的门户。也给自己往后的修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道路,所以达摩看到后认可了他的回应,收他为徒并取名慧可。曾经去少林寺的时候,导游解说为什么少林寺的和尚只单手什礼就是为了纪念禅宗二祖慧可祖师。
人的问题就在于藏私,私心 私欲 私利而且人还喜欢这个私,放纵这个私不但要维护还要扩大自己私的范围和权利。这也不能舍,那也不能断。其结果不是养成狭隘就是自大。人靠什么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的,就是这颗具备主观能动能为能思的心。它即能帮助你,也能毁灭你,就看自己怎么去选择,对人生有没有追求,对自己有没有要求。
如果有就必须做出取舍决断没有中间可选。放任 忧豫只是自欺,人生失败的空嚎是没有意义的。人来这人世间一趟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吃喝,如果只是为了这些,没有必要经历这番烦恼 忧愁,生老病死的痛苦和红尘杂染。所以每人都要去了解自己人生的主题和核心是什么,有责任义务去解析自己生命的内容和本质这是我们来的目的和使命。
所以神光断臂断的是什么了?断的是自己习气业力 断的是阻碍自己成长 进步的漏洞。表相是手臂实质是心。
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荆轲说需要逃到燕国的秦将樊於的人头,太子丹不同意,荆轲私下找樊於,也没有隐瞒直接说出了来意,樊於听后也没有忧豫当即就自刎了。这样荆轲拿着樊於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才能见到秦王。
想要修大乘法,并不是人人都具备这个根基和条件的。也不是说谁砍了自己,损伤自己就可以的。是临机的那一个决断。这个需要勇猛加悟性才能石破天惊。再加上后续恒定才成得证正果。神光断臂后,万心只有一心,千路只剩一路,没有了左右的摇摆,也没有了退路可选。更不需要多思多想,目标看得到 信心确立,剩下的就是打磨身心稳固的前进了。
也许会有人说,为什么要用这样极端的方式了。以这样的方式来求法从古至今都找不到几例,也可以说是极特殊的情况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情况和因缘,这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同样同一个法门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出现变化。同样戒烟戒酒的方法在心历路程以及体验感受上也是截然不同的,最终靠的自己的一颗真心 诚心 恒心完成这个目标达成这个结果。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要使自己能够长久 深入 专注就必须要断掉那样影响 消耗 损伤自己阳性 乐观 精气神的习气和毛病,否则这颗真心出不来,这个驱动力不会有。自我改变和成长就是妄想了。
《遗教经》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道德经》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无论是生活 修行 工作 学习无不是这个理这个窍。及早认知到,及早自我锻炼 塑造完成自己学识 能力 福份 功德 因缘 运势的积累以期将来发挥个体价值,引领文明进步,推动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