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看到题目的你,对这事儿肯定不陌生。多多少少,不管从别人口中还是新闻报道中都会有所耳闻。而这些人就是“拆二代”。
首先简单解释下“拆二代”是怎么来的?
拆二代这个词最早,是在2010年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巨额拆迁款,农民该怎么花?》的报道,之后被各路媒体广泛转载曝光,使得出现在大众视野内。这些人大抵是80后,受教育水平不高,继承父母的房产,住所一般位于市郊,父母基本为农民兄弟。因为大规模城中村规划改造进程的推动,他们一夜之间拥有了好多套安置房和不小的补偿款,成为了隐藏的土豪。
然而一直以来,我只是耳闻,从未见过真正的“拆二代”。他们在我心中一直是“谜”一般的存在。
租房就是和房东打交道,而房东基本就是这个群体中一员。。
工作的原因,我换了座城市,从上海来到杭州。暂住在朋友这里。而这里的小区是以前的拆迁区。意味着这里随处都可能碰到“拆二代”。
朋友经常提,他每次下班回来,打车遇到拆二代司机的事。他说,他们根本不愁钱,不用工作,他遇到的司机,挣钱的方式就是靠玩游戏,也就是靠自己的特长,不过挣多挣少他不在乎。这让我想到这么一个笑话:等我有钱了,我就盖两个厕所,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想上男厕所就上男厕所,想上女厕所就上女厕所。看来他们生活方式就像这个笑话里一样,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过。
“房客”和“房东”这两个角色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房客羡慕房东有这么多房子,而房东只认为和房客之间只有一张合同的契约关系。毕业近一年了,上份工作辞掉,在这里的新工作也慢慢稳定了下来。也渐渐习惯了租房,或者说习惯了和房东之间的租与被租的关系。
上班总是一个重复的节奏。
早上急急忙忙卡点上班,晚上不由自己加完班后下班回家,躺在一张不怎么踏实的床上睡了7、8小时,被闹铃叫起来又将开始了“昨日”的生活。职场生活如此简单,简单到令人心底生厌。
遇到房东,也就是本地的拆二代。
今天下班,凑巧房东过来收房租。本来再平常不过一事儿,却因为自己的好奇,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剂清醒剂。
“咣咣咣”,一阵敲门声。我和朋友正在看电视,因为平时基本没人来拜访,我们很容易推断,是房东来收房租了。
“哥,你来了”
房东慢慢推门进来。他个子不高,身穿略收身灰色T恤,深色普通长裤,嘴里嚼着槟榔。和附近村里的人没啥两样,只是少了几份痞子气。
简单寒暄了几句,他放下了手里的槟榔和一塌文件。我和朋友一个站着一个坐着。本着好东西要共享原则,他让我俩吃槟榔,看的出来槟榔是精包装,比平常的都贵点。而我不爱吃,朋友嚼了一颗。
这时他一边摊开文件在床上填写,一边给我们说“这个月就不给你们涨价了,你们也别在外面说,现在外面到处都在涨价...”我们连忙答应。他没有明显的客套,有什么说什么,对我们也比较谦逊。
朋友开始和房东聊起了房价,询问这附近的房价。我们是住在阿里巴巴总部的对面,附近还有一个浙江省的海外人才创业园,面积庞大,加上还有不少政府的政策,大大加快了这里的发展。地方虽然偏,但房价涨到了三万多。如此房价,我们不由得感叹工资根本赶不上房价涨的速度呀。
房东好心,告诉我们,要买房啊我有认识的朋友。我们四目相对,尴尬的笑了笑。
接着,我询问房东,这个小区以前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这里以前就是村子,到处都是田地,很荒的,根本没人来,后来阿里巴巴公司来了之后,和政府签了合同,后来这片地就被他们买下来了。我不禁好奇,“那你们能分多少房子呀”,言下之意,问问他划不划算。他不加掩饰说道:我们是按人头分的房子,一个人分80平。我一想,现在我们住的房子,他分成了3个房间,加起来正好80平,这样算来也就是说,他家没人要分到这么一套房子。
终于知道了“拆二代”有多么厉害了,他们可能是一家几套房子,也可能是精明地提前预付房款购了一整栋。
他们的生活就像网上流传的北京的“某拆二代”,一个月30天,每天收房租,而且每天要把当天收的房租花掉,要不然自己觉得不够舒服。
“古”有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今有拆二代,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也是一群令人羡慕的群体,他们一出生就拥有别人可能一辈子都拥有不了的东西。
不可否认,我也幻想自己可以不用努力,可以像他们一样。但是毕竟是幻想,只能去重温自己的小小梦想。前途路远,仍需脚踏实地!奋斗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