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

一个完全未知的事物(相对另一个事物(如人,自己)可能是有利或者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无关紧要的等等诸多可能性)来临时,往往第一步就作出无意识的防御状态,为什么不做出接纳状态?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它会对我们有害?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想象,有一点好的或者坏的趋势都可能会在想象中无限放大,我们的目标当然是使之有利于我们,我们的希望当然也是希望它是有利于我们,在第一时间接纳它第一时间认清它在第一时间抉择是继续保留还是全盘否定,亦或是仅取其精华(其实糟粕有时也是有用的),无论如何你首先得和它握手。

正如上言,当那个名叫“迷信”的东西接近我们时,我们采取的防御状态大多时候是因为它的名字叫“迷信”、“伪科学”,放到国家大事、地震、股票、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方面上,那叫预测,预言或者预见,成功了,不是因为它从“迷信”改为“预测”,失败了,或许定让人们归咎它曾用名是“迷信”。

其实,不管他名字如何,诸如诸多大学-周易易经,古时巫女男巫对事情事物的预见,或者说“迷信”,是书中或者操作人对天地气候等自然现象,或对事件发生前的其他已发生事件的一系列条件运用某系列操作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盖以迷信二字,是因为它的坏处,它的不准确预言,对操作人的高要求等等。但如今在这大数据的世界里能人辈出,反观易经周易,可能会让人对预言预测又有新的认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前文里谈到了“凡具有魔力的东西是具有诱惑的”,所以,接纳情结所具的魔力可使人认同障碍。在障碍的各种防御性认同形式...
    熊玲心理咨询阅读 3,110评论 0 1
  • 火车终于开动,坐在对面靠窗的老大爷头发花白,我问他到哪里下车,他说成都,满满的麻辣味。 由徐州到西安要十一个小时,...
    vitors阅读 1,709评论 2 1
  • drawable目录下shape_bg.xml
    才兄说阅读 3,868评论 0 1
  • 1 成长的道路是一个充满告别的过程:告别父母,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读书;告别朋友,去一个不同的地方工作、生活。 一说起...
    向南不念北阅读 3,5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