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在一个水果摊主那买了几个无籽石榴。记得当时价格还挺贵,10多块钱一斤,我买了两个,不太会挑选,就让摊主给帮忙挑一下。悲剧的是,第二天拿出来吃的时候打开一个就是坏的,又打开一个才是好的,庆幸只买了两个。
上个星期,在另一个水果摊主那儿买了两个青芒果。青芒果像青苹果一样硬实,以前看到的熟了的青芒果捏起来是有点儿软的。摊主为了让我相信他卖的果子是甜的,还让我尝了样品。放了几天之后,这芒果依旧没变软,我削开一个芒果的皮,尝了一口,真是大失所望,很涩口,没有一点儿甜味,根本没法咽下去。
对不熟识的人说的话,到底该不该相信?
相信人性本善的我们,第一次与他们打交道,本能地选择相信对方说的话,不置疑。如若第一次就说了最后让人无法信任的话,从第二次开始就会置疑,不再能轻易获得对方的信任。
或许大家会说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商家会有意去欺瞒来获利,那就看商家是想在顾客身上是想要做长线生意,还是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水果摊主是流动小贩,没有固定摊位,遇到回头客的概率较低,他们不会想着长远。而事实上,大多数流动摊贩都是这样的,经常活动在几个区域做生意,也以长远眼光对待,累积了一些熟客。
在职场中,刚进入一个新单位,跟新同事领导客户对接工作,不相信他们说的话的概率几乎为零。要顺利地开展推进工作,只能基于相信他们话,再根据同事领导客户讲的话里给提供信息为前提。等在一家单位工作时间变长了,大家变成熟人了,就不可避免地会开些玩笑,偶尔说的话就有点儿往逗着对方乐的方向扯,此时可要当心分辨对方说的是玩笑话还是真话了。
真话还是假话有时会难以区分,界限模糊。真实情况是真话和假话可能是掺合在一起说,像是夫妻情侣之间,亲朋好友之间为了增进感情、拉近关系会经常说些玩笑话来活跃气氛。有些场面说得再热闹,再兴奋可信的成分却很少。别人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他(她)是会怎么做。
作为有思考力的现代人,对于他人所说的话,会有自己一套甄别真伪的方法,然后选择该不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