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家只知道七月半是鬼节,要烧纸钱给故去的亲人。
一般是傍晚,爸爸在门口给每个人画个圈,把纸钱堆在圈里,点燃,嘴里喊着大爷爷,爷爷等,叫他们回来拿钱。
到了这边,看着这边的华人居然用一个月来举办活动 “庆赞中元” ,起先有些奇怪。后来想想,这是离乡的人寄托对祖先的怀念和祈求平安富贵的。
官方的旅游网站说,这里中元节也是见识南洋华人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习俗的一扇橱窗。
通常这个月份,本地信仰佛-教、道-教和民间宗-教的华人都会祭拜先人,举行一系列活动。常见的活动仪式有祭祀、歌台、中元会。
1.祭祀
整个七月,这里都弥漫着香火味。组屋楼下小路边都插着红色的香,摆着碗糕或者水果,甚至是打开盒子的早点。常常看见有人一边烧纸,一边擎着香念念有词地祝祷着。
政府为了便于清理纸灰,不影响公共卫生,特意专门定制了焚烧桶或者大的铁床,每年这时候摆放在组屋的楼下,供人们烧纸使用。
一些商家和店铺也在比较宽阔的过道上设置祭坛,虔诚地祝祷好兄弟(孤魂野鬼)保佑,生意兴隆,合家平安。走来走过的人都双手合十鞠躬或者上香,然后再离开。
告诫大家不能够踩着祭品,不要随意拿供品吃,冒犯了鬼神,触了鬼神的大忌,另外不能捡路边的纸钱。
2.七月歌台
中元节另外一项很奇特的活动,就是歌台表演,以流行娱乐的形式告慰鬼魂,为他们提供享受,看来鬼魂不仅仅有对金钱或食物的基本要求,还有点高层次的精神愉悦要求。
组织者在大的组屋邻里中心架起大的帐篷,举行一场场热闹喧哗的中元会,这歌台是不可缺少的。
其中有中国传统戏曲演出或者劲歌劲舞表演,甚至有时有一点低俗搞笑脱口秀的歌台表演。
现在的歌台舞台设计,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全部是LED显示屏装饰华丽炫目,表演也变得更有吸引力,台上台下互动,他们请来老一辈的有名的艺人,还有刚刚展露头角的新秀一起来演出。
这里可以听到不同方言的金曲,也有时下流行的中英文歌曲,看来鬼神也是与时俱进的,值得敬佩。或者是照顾不同时代的鬼魂需求。
歌台欢迎所有的人观赏,所以你也可以坐下来休息休息,尽情欣赏精彩的表演,但是千万别坐在第一排,那是专为特别嘉宾保留的贵宾席,除非你想和“好兄弟”来一场亲密接触,否则闲人免坐。
3.中元会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庆祝中元节也十分普遍,排场也十分讲究了,民间组织或者公司职工组屋居民纷纷成立中元会,其实是进行集体祭祀和请歌台及一些其他活动。
各中元会每年会选出一位炉主主持中元会的事务,以及向会员收取费用。中元节一到他们就用这些费用来购买祭品,祭拜结束后基本分给会员每人一份。
有些热心的会员还会捐赠各种各样的东西,花样繁多,有神像,还有火炭米桶卜满元宝大彩票发糕,甚至有电器。祭拜过后,这些东西就要进行精彩的福物投标,这是本地中元普度的特色之一。投标时由炉主出马,把出标人的价值喊出,标的东西都被认为会带来一些财气的,所以出价的都十分慷慨,现场十分地刺激。
所得的钱他们会拿来作为慈善基金,或者是会员的福利基金,也可以作为下一年的中元节活动的准备,请歌台或者地方的戏曲助兴。
虽然中元节带有一定封封建迷信色彩,但是现在人赋予了中元节更多的积极意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很多参加中元节活动的人都不是为了祭鬼,而是为了其他的目的,中元节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多元节。
这里的中元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邻里的的守望精神;增加了同业的友情,让参与的商家小贩加强了联系,员工增进了感情;为慈善献了爱心;同时展现了一定的民俗文化。
这就是这边华人特色的鬼节,热闹的七月,多彩的中元节。
齐帆齐第六期写作营(12)字数1430
累计1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