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

        周三早自习,班上有位同学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来找我请假,交谈中感觉到他的情绪很好不好,一番细问后才发现是他爸妈的感情出了问题,父母双方情绪失控闹得很大,母亲都割腕了,作为孩子他必须回去缓解双方的情绪,用自己纽带的作用调节父母双方的感情,离校前的那一上午整个人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做什么都没有劲,更别说上课学习了。这不禁让我想起,我班上的孩子父母离异或者单亲家庭的都快四分之一了,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多么的大,他们中不乏以前成绩很好很听话的,因为家庭的变故改变了心性影响了学习,看着那么聪明那么听话的孩子却因为成长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插曲造成无法逆转的后果,真为他们感到惋惜。作为班主任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尽量在学习和生活上多一些关爱,弥补家庭中的一些遗憾。

      本周阅读《教学勇气》关于教师心灵的故事告诉我,有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学。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好的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

      在本周的访谈中小郑老师谈到在教学中的挫败感与跟学生的相处让我印象深刻,对话中感觉到似乎小郑老师对学生是真的非常非常的关心,对每位学生的学习都很细心。这让不得不让我反思我教学中存在的“佛系”心理,有时会觉得少部分同学自己的心思完全都没有在学习身上,选择这个专业进入这个班级都是父母和长辈的意思,自己以后毕业也完全不会从事相关专业,在班上只是混时间仅此而已。对这类学生我往往是忽略的心态,觉得强迫他学习没有意义,但是却忽略了在教室里的每位同学都应得到老师重视,学生在肯定中获得促进,学习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态度,这样不管以后他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能用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方面以后需要加强,向小郑老师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