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费孝通先生最初是在课堂上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
他说这本书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对于这本书,我最初的记忆还是在高考的那年夏天,历史老师拿着真题说着对费孝通先生的敬仰;再遇见这本书就是大二寒假了,张老师推荐我们读的几本书之一。虽然从寒假就开始读了,但用手机之类的"屏幕"远没有拿着纸质书读的畅快,索性,我就无脑下单了一本最便宜的。果然,真真切切拿着手里、写在纸上的文字才能最给我以读书时的安心感。
借着寒假读过一点点的基础,再拿起在书时,也就少了一些子生涩难懂,但想读懂,还是要花好久时间,以至于两周我才读了五十多页,仍然感觉对内容没有完全理解。
下图是我对《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的理解的一些不太成熟的逻辑呈现。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我们 下次见!
2/7
《秋日的南湖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