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从小对手工有兴趣,但也没想过在自己30岁出头的年纪会走入缝纫这个“坑”,而且截至目前兴趣愈发浓厚,也逐渐体会到外行人看着简单的东西,自己真正做起来要面对很多问题以及解决很多问题,很多人有兴趣但是没办法坚持就是遇到了问题有没有耐心解决问题。
这个兴趣的“小火苗”来自于离我家不远处的一个裁缝店,裁缝店的老板是个四川人,年纪大约在40多岁,裁缝店绝对没有超过10平方米,但是他的生意极好。一开始我以为这个老板就是帮客户改一下裤腿,上一下拉链,直到某一天,我因为要改裤腿去裁缝店看到一个很时尚的女孩,跟裁缝很熟练的沟通她想要衣服的款项式样,我就多嘴询问了下,才知道原来这个裁缝是从广东打工出来的版师,按照那女孩的说法,他在这个裁缝这里定制过大衣和裤子,都很合身、料子好而且穿了几年没过时,所以她每年都会固定来找这个裁缝定制几件好衣服。
因为这个事情,我就开始琢磨着想要找裁缝定制衣服,那时候在准备婚礼,正好缺一件旗袍,外面的成衣旗袍又极贵,我就想买好布料想找这个裁缝定制。万事俱备离婚期还有1个半月的时候裁缝家里有事回老家,我的衣服就没定制成,我看到网上说有很多手工缝旗袍的视频,于是我一边在网上找结婚用的旗袍,一边开始琢磨怎么自己做旗袍。
然后我就开始了大量输入之路,越看越有趣,越看就慢慢入门知道了一些裁缝工艺,后来加入了几个裁缝群,慢慢又接触到制版,了解到日本女子原型,妇女原型,一开始还因为日文教材翻译的比较生硬,看不懂一些内容,然后买了蒋锡根的母型,一步一步算是沾到门槛。
结婚后,在家人的支持下,买了缝纫机、锁边机、制版尺、制版纸及一系列的辅料布料后,我算是正式开始了缝纫之路。从刚开始用缝纫机脚不听使唤,速度控制不好,甚至直线都走不好,到现在用原型给妈妈、婆婆做了打底衣,给自己做了打底裤,觉得越来越有成就感,兴趣也越来越浓。
翻车的时候也觉得好玩,就把原来的线拆开,然后再考虑版型是那里有问题,哪些地方可以收,哪些地方可以放,一直都有微小的进步,或许考虑时间因素,我在做一件很亏本的事情,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开心,还想继续下去。
我想一个事情要精通要熟练,无非就是有耐心可以一直练习,而这个耐心就来源于浓厚的兴趣,当你渴望什么,就深耕吧,这是这段时间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