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让我彻底反思健康的重要性。
周五晚上,一切如常,然而第二天醒来,左侧背部却异常疼痛。
背部疼痛本来没什么奇怪,但我的症状还挺不同的,只有左侧疼,右侧不疼,按压也不疼。向前趴不疼,向后展疼,我在这种状态下,甚至还骑了 40 多公里自行车回家也没怎么疼,但只要一展背,立马就疼。
在两天和疼痛相处的时间里,我对于疼痛和健康都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疼痛难以描述
我原本希望依靠父母的生活阅历来能帮我诊断,但当他们询问时,我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准确描述这种疼痛。
“你哪里疼?”,我指了指后背那一大片区域。
“怎么个疼法?”,我支支吾吾也说不上来。
最后我妈还是看我疼痛的表情,给我诊断是神经痛。
而就在我觉得疼痛没有好转想去医院的时候,该挂什么科又成了一个问题。很多人说是骨科,但我也不是骨头疼,后来发现很多医院都有了疼痛门诊,甚至疼痛门诊下还有很多分的科室,比如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颈肩痛骨关节痛等等,即使是这样,我也不知道我属于那种。
我还发了一个朋友圈,简要描述了这次的经历,然而几乎没有什么互动。直到我遇到他们,口述我的感受时,他们才真正明白,我所经历的疼痛有多么难以忍受。
疼痛难以共情
尽管父母尽了最大努力——热敷、刮痧、贴膏药,每次尝试完一种办法,都希望能从我脸上看出好转的迹象,但好像都没什么用。
到底有多疼,他们也很难感受到。
我甚至一度觉得父母是不是没那么关心我。但反过来想想,当我爸妈说他们牙疼的时候,我好像也只是说趁早去医院看看,我也很难共情他们的疼痛。其实不是不关心,只是可能有些无能为力。
女朋友也经常跟我说姨妈疼或者生孩子疼,转给我一些视频,我看着的确很疼,但是不经历还是很难确切的知道她要承受的是什么。
疼痛让我放弃
在没有任何好转的情况下,我甚至开始做出一些极端的打算。因为是左边,我会担心是不是心脏有问题,如果心脏有问题,第一件事就是把心爱的公路自行车卖掉,如果因为这个都上不了班了,那就直接不去了。
但好像也只有这种时候会让我们有放弃工作的想法,我爸将近 60 了还在工作,我总觉得他很辛苦,就劝他要不就不干了,我爸总说"还能干的时候就先干着",可真的要干到没法干的时候么,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想明白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大家都知道,也常常提到的一句话,可只有在经历疼痛的时候才能感觉更明显。
30 出头的年纪,却连躺在床上翻个身都困难,这种绝望感,才让我真的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叔本华曾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如今,我们仍然为追求事业、金钱或其他目标而忽视健康,直到身体发出警告,我们才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