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中的六笙诗

大家好,我是红梅,一名国学礼仪的爱好者和分享者。每天读诗五分钟,生活如诗般美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诗经》。

今天和大家聊聊在《诗经》中的“六笙诗”,就是《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的合称。这六篇诗都仅有篇名而无文辞。宋朱熹于集传中称这六首诗为"笙诗"。也称"六笙诗。

至于为什么有目无辞,一种看法是本就"无辞",一种看法是"亡佚"。

宋本解释为:比笙诗也。有声无辞。意思为只有题目,没有内容。旧在鱼丽之后。以仪礼考之。其篇次当在此。今正之。说见华黍。鹿鸣之什十篇一篇无辞。凡四十六章。二百九十七句。

关于六笙诗的资料,我能查到的,也就是以下的资料

《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

《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  

●《文选•束晰<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

李善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父母。」

  ●唐杨炯《幽兰赋》:「丛兰正滋,美庭帏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宋苏轼《送程建用》诗:「空余南陔意,太息北堂冷。」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忍庵先生》:「今吾儿邀天之幸,得上公车,稍可伸北阙南陔之思矣。」

好了,关于诗经中的“六笙诗”我们就先了解到这里吧,欢迎大家和红梅一起交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8,859评论 0 18
  • 凉薄清荷 :你好。 学习《诗经》注意: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
    彤同妈妈阅读 5,766评论 0 15
  • 凉薄清荷 :你好。 学习《诗经》注意: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
    彤同妈妈阅读 4,624评论 0 1
  • 【卷四】古籍《诗经》「小雅 」四牡,差人苦于劳役,叹息不能回乡! 第二章 小雅 本章分 共 7 节,合计收录 74...
    汉唐雄风阅读 5,839评论 0 0
  •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11篇,有的地方称3...
    珝兮阅读 3,98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