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个名人故事,马克·吐温去听一场牧师的演讲。
一开始听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听完真为这个牧师着急,联想到最近听到周围很多母亲抱怨自已的孩子不听话,噼里啪啦的讲一大堆,说孩子作业不认真做,饭不好好吃,做事磨磨蹭蹭,总之没一件顺心,看着母亲的状态,可以想象孩子就像马克-吐温一样,一开始认真听,当母亲反复唠叨后,心里是多么烦,那还会去听母亲说什么。
育儿的过程中,母亲话多一定会适得其反,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一
妈妈话多时,通常不知道自已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思维跳跃,毫无头绪,比如小孩早上不起床,妈妈可能会这样"起床了,到点了"然后孩子依然没有起床,妈妈就会生气的再叫:起床了,一会上学迟到了,再不起床我要生气打人了。如果孩子还不起床,妈妈会更生气的把被子一掀:叫你起床听不见呀,每天这么懒,怎么能成才,妈妈每天上班那么辛苦,你就不能听话吗?这些话很熟悉吧,可这些话却与叫孩子起床并没有真接关系,这些话里渗透母亲的控制,孩子对母亲的话要遵从,不遵从就是整个人懒,不尊重母亲的付出,是不孝顺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承担不起这些标签,所以孩子会用消极应对来应对某些无法处理的状况,而孩子不起床或许就是想多躺一下,或者是因为遇到一些事情不知怎样处理所以不想面对而赖床,也可能是生病了,如果母亲能放下那些控制和自我,听听孩子的表达,自已少说点,或许事情很简单就处理了,孩子不讲理是因为大人经常都在自说自话,没有倾听孩子想什么,没有有效的沟通事情往往是不可解决的。
二
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经常沿用自已父母的方式,而这些方式里很多曾经是自已所不喜欢的,比如吼叫,打骂,从不听孩子解释等,如果你细细体会,你会发现自已竟然会如出一辙的使用这些所谓快捷有效的方式在教育自已的孩子,看着孩子无辜的眼神和收紧的身体,你会发现自已也是全身收紧的,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试着放松自已,你会发现你对孩子说的话多数都是废话和自已情绪的发泄,看到这些,你还想对孩子说那么多吗?孩子不是你的情绪垃圾筒,父母应该学会管理自已情绪,不沿袭那些无益的“传家宝"。
三
父母要认真研读一句话,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延续。我们很容易把孩子看成自已的私有财产,想怎样就怎样,要你东不能往西,否则就是不孝,会遭到周围人的道德指责,所以很多孩子从小特别乖,但长大后做出一些出格事,很大原因就是一直没有机会做自已,负面能量积累太多后犹如火山爆发,一发不可收拾,之前父母说的都变成爆发的能量,孩子需要表达,就如父母希望孩子成才一样一样强烈,父母说得多,不如听得多更能帮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