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此书50页!
敦煌守护者樊锦诗院长年少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大校园,稀里糊涂加入了考古系!就此走上守护敦煌之路!
我印象很深就是她说的一点,北大校园里的学子大多数穿着补丁的衣服,坐满了图书馆,他们充满着乐观,自信,一点都不觉得生活的艰苦!
这对我的思考是很大的!
北大是什么地方?每个学子梦寐以求的校园!这里面的精神文明,文化,充斥着整个校园,包括里面的花草树木,里面的小道,里面建筑物都充满着浓浓的学术气息!
如果我有机会在里面学习的话我估计都会放下物质的念想,一心沉浸在书海中!
樊院长年少时进入的考古的老师可谓名师云集!
里面最深刻就是苏秉琦先生的话:
他曾在《如何使考古工作成为人民 事业》一文中说:
假如我们不肯甘心永远处于落后的境地……像我们的先民一样,继续对于人类的文明生活有所贡献,我们就需要好好地保护我们先民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从这里边去吸取经验,看他们是如何地发明和改进了农业和陶业,征服了森林,驯养了家畜,发明了文字、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以及笔墨纸砚,看他们又是如何地由活剥生吃到煎炒烹调,由山洞土寄到楼台亭榭,从树叶兽皮到锦绣衣冠由轮子的发明到机械的使用,然后我们再看这一切物质生活方面的发明和改进对于当时经济和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种种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这就是研究中国物质文化史的任务。
这话表现出他对考古学的热爱,一心!那对人类文明发展做的贡献的情,让樊院长崇拜至今!
我隔着书本也能深深领会到苏先生对考古学的真挚!
还有宿白先生对院长的影响也很深,我们下回再看……
想想自己有没有对一样事情是热爱,可以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确实要流水思考一下!
我是有的,只是现在慢慢沉淀,慢慢铺垫,做好自己,学好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