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我进入了第二轮的系统心理咨询。
早上我按时来到咨询室,先跟孟老师聊了我驾考和讲公开课的情形,谈了我的觉察和感受,孟老师说我确实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离自己的感受更近了一点,或者说敏感度提升了一点。
之所以我面对一件事或竞争的时候,那么用心用力,其实还是跟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有关。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里,孩子们之间无形之中就会形成一个竞争的状态,以渴望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在中国传统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思想意识下,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都会重视男孩多一点。
这么多年来,我自己从来没有认为父母重男轻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咨询,我才意识到实际上这只是我的自我麻痹而已。事实就是事实,我母亲就是更重视我的哥哥,更依赖并依靠我哥哥。但也极度共生捆绑着我哥哥,让他不能放开手脚去外面的世界打拼奋斗!这样的家庭环境不管对儿子还是女儿,都没有给到相应的需要的爱!
小时候的我,在通过各种努力,想要去赢得父母的关注和回应,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不让他们操心;在哥哥学业一塌糊涂的情形下,我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师范,以此去赢得竞争。可现实是,我再努力或者优秀,仍然没有赢得父母的认可或是赞扬。清晰记得,初三那年,我确立了要考师范的学习目标后,每天像打了鸡血似的不知疲倦、见缝插针地学习,终于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突破,我获得了一张经过我努力奋斗而得到的奖状,放学后我一路飞奔着跑回家,迫切地想要和父母分享这努力之后见到成果的喜悦。可现在我几乎回忆不起来他们当时是什么反应,肯定不是欣喜若狂,也不是极力地夸奖,可能就是那么轻描淡写地表扬了一下吧!总之成功的喜悦似乎没有人和你共同分享。
这也是我后来工作了,即使作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工作能力较强,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多数情况下都是名列前茅,也获得了多数家长的好评,我也几乎从来没有和家人分享过的深层原因。如果你分享了,也得不到重视和欣赏,那就干脆算了吧!
孟老师说,我的努力,以及靠努力获得的才华和技能,没有得到父母的赏识,但渴望父母的爱是孩子的天性,这种渴望促使我在做每一件事都极其地用心和努力,期待被父母看到,现在已经外化为渴望得到外在的认同和好评,所以在我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的时候,患得患失的感觉就特别强烈。
在未成年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孩子从小是仰望着、依靠着父母长大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希望被父母看到并回应,他们天然地渴望父母的认同和支持,如果童年时期这一部分是匮乏的,孩子的内在可能就是虚弱的,这也是我想干啥总觉得没有底气没有人支持的深层原因吧!
第二个觉察是:当我跟别人意见相左,不同意别人的看法时,我不会直接、正面地去表达,我的内在虽然有不满甚至或是愤怒,但都没有直接呈现,而是通过转换话题的方式去回避。我隐性地表达方式,是害怕正面的矛盾、冲突或争端会导致关系的破裂,所以我一直都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也让别人误以为我是一个没啥要求、好说话的人,而我也确实一直在扮演着这样的外在形象,为自己包裹了一层一层厚厚的防御外壳,下面隐藏着真实的自己的真实的需求。所以,结婚十几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委曲求全”,这不能全怪老公,因为在我的原生家庭里,我和家人的相处模式早已成型,只不过和老公在一起,他强势的性格更强化了这一特点。
从去年做心理咨询开始,结合听院长的课程,我觉得首要的是认知的改变,是头脑的自动化式思维的觉察和转变,如果底层逻辑不改,每天只是说着一些很有道理的正确的话,孩子也会认为你不真实,觉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表面功夫,只会觉得跟你隔着一堵墙似的,谈何去打动孩子,影响孩子呢?改变一定是由内而外的,再次意识到,孩子的到来就是家长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