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种,一种是有翅膀的,一种是没有翅膀的。
最好的教育是给孩子一双隐形的翅膀。
为人父母,我们该怎么给孩子一双隐形的翅膀呢?
我从家里的一盆绿植受到启发。
01
七月上旬,老公对家里的一盆发财树进行修剪。
随着刀子咔嚓几声,发财树茂盛的枝叶全部掉光,眨眼间一片光秃,只剩一个大树桩。
我看了,有些生气,对他说:“暑假马上开始了,女儿就要回家度假。这发财树好好的,让女儿多观赏绿植,赏心悦目,怡情养性,多好呀!干吗糟蹋它?多可惜呀!”
老公嘿嘿嘿地笑了:“你别太担心,过几天就长出来了,肯定能让女儿看到它新长出来的枝叶,新长的枝叶更好看。而且,暑假让女儿天天仔细观察它的成长过程,一举多得,多妙呀!”
“哼,哪有那么快?你就拔苗助长吧……”我不再跟他争了。
一天,两天,三天……十天,二十天,三十天……
时间过得好快。那天,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看到新长出来的发财树,我目瞪口呆,脱口而出:“哇塞!还真的长这么快呀!”
女儿嘴角上扬,很是得意:“还不是因为老爸用心浇水施肥,满满的关爱!当然,还有我满满的爱与期待!植物是有灵性的,是会感应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想起曾经的一则广告:两盆同样的植物,同样的环境条件。人们对其中一盆大加赞美,对另一盆则不停辱骂。30天后,饱受赞美的那盆植物枝繁叶茂,而承受咒骂的植物黯然枯萎。
我恍然大悟:多些关爱,多些鼓励,多些期待,植物便能蓬勃成长。
当然,我想,人也一样。父母多些关爱,多些鼓励,多些期待,孩子也能蓬勃成长。
02
反之,缺乏关爱、鼓励与期待,孩子的成长会有一些缺憾。
知乎上有人提问:“从小到大没有被父母表扬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其中有个回答扎心了:“没有自信,极度渴望从他人那里获得认同感不惜做出自己不愿意的事。 ”
更甚者,如果长期遭受父母语言暴力,那么,孩子受到的伤害极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更何况是至爱亲人吐出的恶言恶语!
“笨猪”、“蠢货”、“废物”……在语言暴力的攻击下,很多孩子变得自卑、抑郁,甚至选择自残、自杀,或者自暴自弃、误入歧途。
据相关调查,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暴力的伤害。
03
父母的爱与鼓励及期待,给了孩子成长的动力。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大家还记得“皮格马利翁效应”吧。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有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他很喜欢,每天都用深情的眼光不停地观赏......看着看着,美女竟然活了。
人们从这个传说故事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博士做了一个实验。
校长随机抽取两位老师和一些学生,告诉两位老师,他们是学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他们,特地挑选了最聪明的学生给让他们教。
两位老师听了很高兴,更加努力教学。
一年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属全校最优秀,比其他班的学生高出好几倍。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正是学校对两位老师的赞赏与期待,两位老师对那些学生的赞赏与期待,才使两位老师和那些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成长动力。
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心理学上也称为“期待效应”。
期特效应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而能否成功取决于周围人对他(她)的赞赏与期待。
因此,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功,而能否成功,更多地取决于父母对他(她)的爱与鼓励及期待。
04
茱莉亚•罗伯茨说:“人有两种,一种是有翅膀的,一种是没有翅膀的。”
父母的爱与鼓励及期待,能给孩子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孩子海阔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这便是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最后,我想用戴安伦曼斯的一首小诗与天下父母共勉——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多把拇指竖起,少用食指指指点点,我会拿出更多微笑给孩子。
我会更多地拥抱,不再追求对权利的爱,会效法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