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容易在认知限制的情况下去做选择和判断,结果往往很不如意;
或者沾沾自喜,认为结果还不错,其实只不过是自己的认知限制限制了自己看问题的高度;
亦或是在认知泡沫的情况下去给自己营造一个完美的骗局,等泡沫破灭了以后才发现,一切都是一场空。
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些呢,让自己可以有更高层次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了?
那么认知升级就是很好解决上面问题的一个方式,那么我们怎么样来升级认知呢?
有四步可以达成上面目标:
1. 选择已经被证实的认知,去学习它。
在自己想要进入某一领域的时候,自己可以去找一些该领域的书籍,
既然有书介绍这个行业知识,那么这些书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些可以加速自己对该行业了解和知识的学习;
此外还可以找业内人士,看看人家是怎么样学习;
还可以参加一些线下的沙龙,交流会
最好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持有空杯心态,那样可以加速自己对着行业知识了解,和提升这块视角
2.自己践行,去验证1.的认知
在完成步骤1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把学到的知识给落地,去检验这些知识到底可不可行,
如果可行,那么为什么可行?能不能就此举一反三;
如果不行,那么它未被了哪些原理,不符合什么条件**?在什么样子的情况下可以可行?
3.从实践的结果中去,去迭代认知
在得到上述结果的时候,在我们的大脑中已经无形地建立该知识领域的联结,
神经元已经形成,每一次的回想,实践,交流,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反馈,
也都强化神经元之间联结,加强各个知识点关联的强度。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调用。
那么来介绍一下神经元的工作原理:
当神经元接收这样一个信号时,它的树突上的跨膜电位差轻微地升高,这种膜电位的局部改变被称为神经元突触的“激发”。
当突触快速、高频地激发,就会发生一过性强化,即在短时记忆形成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
但是通常单个突触短暂地激发不足以使一个神经元发放冲动,即术语称的动作电位。
当神经元的许多突触一起激发,共同的作用下就会改变神经元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把信号传递到回路中的另一个神经元。
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如果神经元上的一个突触不能和其他的突触同步激发,就会被当作蹩脚的角色剔除。
但是那些同步激发的突触——其强度足以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就会被强化。
这样一来,大脑根据神经冲动流的方向,发展神经回路,逐步精化和完善,建立起大脑神经元间的网络联系。
4.在从1.开始,重复这一过程,建立闭环
一个领域的探索是无限的,那么在建立了神经元联结之后,我们还需要对这块进行强化,让它们产生更多的触角,强化彼此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