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46,5-3-2,滕文公章句上3-2》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46,5-3-2,滕文公章句上3-2》

今天是丙申年庚子月癸亥日,冬月初九,2016年12月7日星期三。今日大雪一候。

大雪一候,鹖旦不鸣。鹖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

花信風:茶梅先鞭。類山茶花。樹葉皆小。冒霜雪先發。梅花山茶,愕然在後,亦㨱江祖生之比也。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一.恒产,指的是生产生活资料和工具。恒心,指的是常在不变的善心。

孟子接着说,为什么国家有那么多重要的事务,单单要先强调民生这一部分呢?

民众的一般规律是,有稳定的资产,就能相生相养,不去为恶,就会保持着常有的善心不变;相反,没有稳定的资产的,他朝不保夕的,就顾不上善不善心了。而如果民众一旦没有了恒心,就会放荡胡来,无所不为,犯罪的人就多起来。等到犯罪了,又怎么能不用刑法处罚呢?这样一来,就陷入一个魔鬼循环。

作为领导人,平时不能保护民众的资产,培养他的良心,等到他犯法之后,跟着惩治他,这就好像张了一张大网,驱使民众钻进去一样,这是欺罔民众。这是多缺德的事呢。哪有以爱养百姓为心的仁人当政,却又做出这种欺罔民众的事吗?

二.四个多月前,学习梁惠王章句时,孟子讲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孟子说,没有恒产而有恒心的,除了读书人做得到,老百姓很难到。

所以,不能以高标准作为起点,而是要以基点作为起点。要求放低,大家可以一起进步;要求很高,做不到的就堕落了。

假如一个人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一旦遇上意外紧急情况,就有可能表现出"小人则穷斯滥矣"的越轨行径,守不住自己的修养和信念。

这是孔子和弟子们被困陈、蔡之间,绝粮,快要饿死的时候,回答子路的抱怨而讲的话。

子路忿忿地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君子也有穷途末路要饿死的下场的吗?

孔子告诉他:"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遇到穷途末路,则接受命运。因为外境常常不在人的主观掌握范围,所以,孔子杜绝四样观念"毋意、毋必、毋我、毋固",接受现实积级应对,但保持原则和理想。这只有读书修养才能培固。不容易做到。小人则见危弃义,漫无轨道,散乱了,胡来了。这就是区别。

我们读书修养,第一个目标就是做君子,坦然面对人生种种际遇,内心保持安和,不怨天不尤人。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