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校讯通突然接到一条信息,是大女儿的新班主任张老师发来的,要求学生家长添加她的微信的,说要组建一个班级群。
张老师不亏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办事儿就是雷厉风行,不大一会儿我的微信里就有了一个“锐意进取高三18班”的班级群。孩子们读书、跑操的一些图片马上进入了家长们的视线,看到这些为高考奋力拼搏的孩子们,我们被这满满的能量打动了。家长的反响特别热烈,纷纷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大女儿在县里的第一高中上学,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以前从来没有一个班主任组建过班级群。这很有可能和每年的班级人员变动有关系,就像女儿,高一普通班,高二实验班,高三拔高班,三年了,每年都要根据成绩重新编排班级,也就是说每年都在换班主任。家长会一共举行过一次,还不是全体学生的家长会。学生班级人员的不确定,让老师心里也有不确定。亦或是怕建了微信群家长事情太多,有顾虑。反正班主任和家长之间都是用校讯通联系,比如发个通知了,孩子考试的成绩了。这个沟通大多是单向的,家长一般不用做回复。我总觉得高中生的教育就像一座孤岛,学校和家庭之间基本没有联络,更别说家长参与了。
现在这个新组建班级的学生是从两个文科实验班抽取的优秀生,派有经验、有方法的张老师担当大任。前几天张老师就通过校讯通给我发过一则信息,是针对女儿个人的。从孩子的表现上给了孩子一些评价,委婉地告知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太低,造成了孩子学习情绪低落等。这是第一次我收到的高中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信息,话说的特别中肯,让我们做家长的很受感动。
以前我对高中老师的印象是高冷的,忙碌的,无暇与家长沟通的。没想到张老师这样好说话,为了孩子的成长费尽心血,又是分析原因又是找方法的,我们真是没话说。反思自己与孩子沟通的言行,确有不当之处,换个方式,努力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通过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帮助孩子直面即将到来的高考。
站在家长的角度,好的家校沟通能带给彼此满满的能量。一方面,家长通过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会对老师和学生更有信心。另一方面,老师的工作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肯定,有很强的认同感。我坚信,和谐家校关系让教师、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同频共振的教育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