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行和人格。
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一书中,作者海姆·吉诺特提出判断和评价性的赞美都是要避免的。究竟我们应该如何称赞孩子呢?
【每日一拆】第二章 语言的力量:如何称赞
R:原文
称赞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以及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在心里跟自己说的话。
孩子不喜欢被评定,当你称赞孩子“你很漂亮”,“你非常聪明”的时候,当你赞美他的品格、身体或精神的话,孩子往往会不知如何回应。
比较好的方法是:表达中要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承认、尊重和理解。
称赞的时候要做明确、详尽的描述,孩子能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受益,远比那些对品格的评价要有效得多。
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的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对自己作出结论,事后还会默默地对自己重申。孩子在内心重复现实的、积极的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的看法。
I:
很少父母会意识到,对孩子的表扬其实也是一种权利——我有权评价你。当孩子的表现符合我们对他的期待时,我们会夸奖他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很聪明,你是个天使。”然而,这样的夸奖或许只是一种控制,希望孩子能够继续按我们期待的方式做下去。
当孩子听到这种评定性的称赞时,要么会感到很有压力,今后不得不继续做出同样的行为来迎合父母,要么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甚至想做点出格的事,打破加在身上的负担。
而真正能够带给孩子力量和正确的自我认知的称赞,是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努力所作出的客观性的描述,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真实的感受。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你真是个好女儿!”
“你把院子都打扫干净了,一定费了很大劲儿,现在院子好干净,看着都开心。”
第一句话隐含着评价的权利,很有可能引发孩子的内疚和压力,而第二句则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以及来自妈妈的赞赏。
A1: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读过这本书,无意中记住了这种称赞的方式。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避免对孩子进行笼统的评价性表扬,而尽量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做出反馈。我希望他做事情能够更多地发自内心而非迎合他人,获得赞赏。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还会有比较粗糙的时候。比如,为了鼓励儿子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和自信,我也会夸奖他“很聪明”,直到儿子告诉我他一点都不喜欢别人说他聪明,也不觉得自己聪明,因为他的成绩没有那么好,这让他感觉自己是个“冒牌货”。
反省之后发现,当我空洞地夸奖孩子聪明时,背后有个潜台词——我对你有期待,而你还没有做到。难怪孩子会觉得有压力。
A2:
把称赞作为一种控制孩子的手段,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随着孩子自我认知能力的逐步提升,他对自己的行为开始有自己的判断,不再单纯听取我们所说的话。而信任的基础建立在真实之上,只有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以及发自内心地表达感受之时,孩子才能领受到其中的赞赏和肯定。
放下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包括放下对孩子进行随意夸奖和评价的权力,培养孩子真正的自信,而不是被他人的称赞随意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