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沉重的书包,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眼神迷离地看着车窗外。
每周回家的日子,本应开开心心的,可今天,总有些心绪不宁。
“那位老人的背影看起来多像奶奶呀!少而直的头发正好齐肩,已然花白。”我心里想到。
公交车行驶的右侧因修地铁正在施工,一位老人走在车与施工隔板之间。
“可在这儿走未免也太危险了!靠边一点儿,靠边一点儿啊!”我一路祈求,一路仔细看那位老人的模样,直到车行驶到她的前面。
“真的好像奶奶啊!如果是奶奶那该多好!”
十四岁的年龄,该是不小了,可当我们一点点长大时,还是会觉得以前的自己太年轻,很多东西,都太不懂得珍惜了。
十二岁那年,我和两个姐姐、一个妹妹离开爷爷奶奶来到城里和父母居住。一别,见到爷爷奶奶的时间愈发少,可那时的自己,知道什么!
十四岁回老家,那是奶奶的七十岁生日,整个大家庭都来了。我欢喜能够回去,但也没想着和奶奶多聊几句,可能,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只依稀记得,我在院子外和同龄亲戚玩耍,奶奶则被一群大人围着,坐在屋内的火炉旁。
不曾想,自生日宴一别,便是永远。
现在的我,真的好后悔,后悔没能好好抱一抱奶奶,印象里,真的从未给过奶奶拥抱。好恨自己,恨那时的自己,为何如此不懂事,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后悔。
奶奶去世后,才明白人越长大,真的会面对越多的生离死别。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对爷爷好一点,更好一点。无论如何,当那一刻再次发生时,别让自己太后悔。
后来,爷爷搬来城里和我们一起住。每到周末回家,我总是提醒自己,一定要多陪陪爷爷,听爷爷讲故事也好,或是单纯地陪他坐着,总之,不能让自己后悔。
然而,我还是后悔了。很多次下车后回家的路上,我会看到爷爷随便坐在一处可以歇脚的地方,气喘吁吁的。本想陪爷爷一起回去,可爷爷让我先走,我就真的先走了!现在想想,为什么不陪着爷爷一起回去,为什么不能再等一等!
一直记得那件事,一件令我最为后悔的一件事。姐夫从他老家带来一罐自制的蜂蜜,那天,爷爷让我给他舀几勺进杯子里。我拿着勺子,舀了一小勺进去,爷爷说太少了,我就再舀了一小勺。那时的我并不知道,那两小勺,食之无味。直到几个月后的一天,二姐要喝蜂蜜水,同样的一罐蜂蜜,二姐舀了三大勺。我说太多了,二姐说,少了没味道,本来就要放这么多。我想起了爷爷,愧疚之情燃起,然而,我再也没机会了。
或许是奶奶来接爷爷了吧,看到和奶奶神似的人那天,我回到家,妈妈告诉我,爷爷去世了。她是来接我们回老家的,爸爸已经在那儿处理爷爷的后事了。
那天,我很淡定,直到回到老家料理完爷爷的后事,我都很淡定,因为我的内心,有的是深深的愧疚。我不会为失去而悲伤不已,因为我相信他(她)们一直都在我身边,从未离去,我只是后悔,后悔未能尽到应尽的孝道。
如今,奶奶去世六年了,爷爷也走了有两年了。我们总是在一点一点地长大中慢慢明白,很多人,失去就不再来,你总想做到的不后悔,也未必就能圆满。但我一直都相信爷爷奶奶还在我身边,一直都在。他(她)们和我处在同一个空间里,只是他(她)们看得见我,我却看不见他(她)们。但是我能感觉到他(她)们的气息,像空气一样,一直和我在一起,看着我慢慢长大、成熟、变强,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