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读书寻找思维模型的三个方法
1、查字典法——快速发现有效的经验策略和方法论
如果我们要在书中找到思维模型,也不需要把一本书看完,而是可以把书当作“字典”,遇到问题去查找相关的思维模型即可。
当然,以这样“查字典”的方式找到了思维模型,速度虽快,但是可能理解、记忆掌握得不牢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又配套查字典法开发了一个加速掌握思维模型的“不读书法”。
所谓“不读书法”,是指一旦我们读书时看到对自己有启发的思维模型,我们就合上书,停止阅读。这是因为读书不一定都要花时间在“读”上,如果你是想要掌握知识,那你最应该花时间的地方是“思考”和“练习”,而非“阅读”。人们在读书的时候,通常追求的是阅读获得启发的快感。我们希望阅读的脑高潮,一个接一个。可是这样读书有一个问题:读得是很爽,可读完了,啥都没记住,反而充满了失落感。其实掌握知识的关键在思考、练习有价值的解决策略,“点不在多,会用则灵”。
换句话说,从阅读改变自己的角度来讲:快感不重要,改变才重要。我们能否通过读书学习改变自己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把获得的思维模型用到生活里。过去我们把99%的时间用在了阅读上,偶尔回忆时却想不起读了什么。现在,我们要调整读书的时间分配:用20%的时间阅读,80%的时间来思考——我们要怎么应用获得的思维模型?
2、关键词法——寻找更系统的思维模型
所谓关键词法,就是把阅读的单位,从在文章中找模型单点突破上升到从全书中找分析逻辑的系统思维。这样,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要先思考这本书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再看作者用了哪些知识、概念和思维模型分析这个问题,然后把重要的概念、思维模型以关键词的形式找出来,组织成解释问题的知识结构,即关键词网。
具体而言,关键词阅读法可以分为三步:
1.分析确定作者在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寻找书中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3.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是以什么逻辑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有效策略?
找到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对作者解决复杂问题的整体策略就会有提纲挈领的认识。
3、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看到思维方式和策略的局限性
每个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思想、观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而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由于只能看到被文字记录下来的观点和思想,却看不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过去的人生经历、形成的思维方式,就很容易孤立地、静态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重视看得见的、作者写出来的知识,而忽略作者写下这些内容时的时代、环境、心理等背景,就很难说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思想,甚至可能误读作者的思想。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看到文字背后作者没写出来的信息和思维方式呢?
这就要用到一个方法:知人论世。所谓“知人论世”是指,我们为了弄明白一件事情,既要了解这个人,也要研究人物所处的时代。
其实,我们之所以要“知人论世”地深究一个思想,其核心本质是要理解一个思维模型的产生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适用边界。越伟大的观点和道理,就越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字面意思之外的背景,如果我们不理解其产生的前提和适用的边界而盲目套用,将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二、工作中学习思维模型的核心方法
1、工作中快速进步的关键:找到别人的优势策略,把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思维模型
所谓“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即能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符号形式加以表述的;另一种是未被表述的隐性知识,如我们在做事情中积累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而工作中,我们能够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把隐性知识变成可以学习的显性思维模型。
2、借助笔记加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
虽然工作中人们的经验和智慧并没有写成文字,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知识没有展现。虽然我们不能像读书、看报一样轻松地把别人的智慧“阅读”出来,但是我们留心做一个“智慧格式转换”的工作,也能把优秀同事的智慧转化成文字,反复阅读思考。
而这个方法就是做会议纪要或工作笔记。
人们在工作中的每一次谈话、每一个决定里都包含着经验和智慧,但是要获得这些智慧,还需要我们去挖掘。
做笔记的目的不是记录下别人的想法或观点,而是要借鉴别人的思想和做法,改进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寻找解决问题更有效的策略。
3、掌握思维模型的实战方法:超一流学习法
所谓“超一流”,是在生活中提炼和运用思维模型的三个核心环节。
第一个环节:“超”,是指遇到问题时要先从超级人脉找答案,提炼思维模型。
第二个环节:“一”,是指对提炼的思维模型举一反三,多维实践,理解“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第三个环节:“流”,是指要把掌握的思维模型训练成行云流水如闪电般的直觉反应。
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形成了掌握思维模型的核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