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重要的,是去看透自己。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晴
01
小时候,母亲告诉我,“小孩子最重要的是听话,要理解父母,不能够任性胡闹。”我认真记住了,从小到大我都不怎么违抗过父母,只希望我所做的能让他们满意。
他们说,不要跟贪玩的孩子一起玩,我直点头表示答应。每次朋友找我玩时,我都会找个借口拒绝。虽然朋友很重要,但在还是小孩子的我眼里,听父母的话更重要。
上学了,老师说,要做个爱学习的孩子,不要欺负同学,班级要团结一心。我听了后,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老师失望。
初中时,我们都进入青春期,开始标榜个性,做事张扬。在农村,这个时候,进入青春期的我们在校园里,开始打架、开始分派别,学习的氛围越来越不好,辍学更是屡见不鲜。
但我依然坚持学习,因为不想让老师失望,同时也害怕做了错事,会引起可怕的后果。在我心里,老师和家长说的话,一定是对的。我要是不遵从的话,可能会发生灾难,可能会没有人愿意理我,也没人再喜欢我。
于是,我一边羡慕我的同龄人,敢于去抗拒老师的权威。另一边又小心翼翼的去迎合老师,生怕老师有一点不满。我每次考试,不管什么题目,都会努力写满。若写不满,我觉得这是种耻辱,会被老师看不起的。
那时我认为,他们的话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我一直在老师和父母的要求下,谨慎的生活着,不敢犯一丝错误。
一直到我意识到问题后,我才幡然醒悟。可惜,这时我已经在上大学了。
02
我一直想做自己,却一不小心,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老师和家人告诉我,只要做到真诚、善良、对别人好就行了。
我信以为真,并这样去做了。为了获取友情,我开始变得卑微至极,拼命的对人好。甚至为了让人喜欢我,我会刻意做出一些滑稽的举动,来逗笑别人。我告诉自己:“你看,他们都笑了,应该是喜欢我的吧。”
为了保持形象,每次遇到事情,我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绪,避免发生直接冲突。毕竟身边的人都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是,我对别人好,却有许多人不领情,并对我的好不屑一顾;我的退让,也没有让对方觉得我大度,反而认为我好欺负。
一开始,我以为是我做的不够,所以才会出现这个结果。后来,我发现事情跟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原来,对人好并不一定会带来友谊,退让有时会让人觉得懦弱,真诚也会伤害人,善良也会成为弱点。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我未曾想过自己的感受,也没问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一直表现的乖巧懂事,不让人操心。别人开心,我就开心。我考虑的是,别人会不会对我满意。
我却没有问过,我对自己到底满不满意。想到这些,我对自己感到不满,心里有一股强烈的愤怒。因为我忘记了去思考,只是在一味的听从别人的意见。
我把别人当成了权威,他们的话被我视为真理。可他们的说法并不是真理,甚至他们口中的大道理,他们都做不到,却来教育别人。
这一切,都不过是我放弃自我,在迎合别人罢了。
03
到了大学,我才真正有时间来思考,去广泛的阅读,努力的去了解自己。
我上大学后,有一段时间,沉迷于刷公众号文,每天都觉得自己懂得好多。可是,懂得很多并没有改变我的生活,反而让我越发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忽然明白文章里的道理,若不能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的话,那么我对道理的理解永远差了一截,也不会明白道理背后的真正逻辑。那些文章看似替你解惑了,但你却不知道缜密的推理过程。
我们要明白,我们的人生不是填空题,只要你答案对了就有分;我们遇到的大多数是解答题,没有解题过程,光凭答案你是得不了分的。
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后,只有“说得好有道理”的感叹,那么这篇文章对你价值不大,因为你根本没有好好思考道理的本质。
道理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去挖掘内涵的,即使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是,成长和舒适不可兼得,想要成长就得经历挣扎,要不然就别想化茧成蝶。
我不想再让别人,去告诉我该怎么做。我想靠自己通过思考去做决定了,哪怕可能是错的,但我至少尝试了,而且我会为自己负责。
我不想再听别人的“大道理”,也不想再让别人指指点点。我长大了,我的路想自己去走。哪怕伤痕累累,哪怕四处碰壁,但我总算为自己负责一次了,而且还是为自己内心认可的目标负责。
我逐渐明白,比起不断迎合别人,我们更该重视自己。毕竟,了解自己并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人格,是我们一辈子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