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第二十八天终于迎来了此行的第一件大事——陪那人去医院进行第二次维护治疗。
为了这件大事,提前一周那人就在病友群发申请信息预约治疗,两小时后收到护士长的回复:“已收到,具体时间注意看群消息,等王教授评估审核后通知入院的具体时间。”
等到了计划入院的先一天,那人等到中午没看到消息,就有点着急了,又一次在群里@了护士长问能否按时入院。也是在一个多小时后,护士长回复: “可以,明早八点持24小时内核酸报告入院。”
收到消息时,我们正在女儿新租的房子里搞卫生,两个人赶快干完手头的事,就直接去小区对面的核酸常规检测点做核酸。
回到家后,趁着那人做饭的功夫,我又把入院需要带的东西反复检查了一遍。晚饭时和那人商定好去医院时出门的时间,晚饭后准备好住院时带的早饭和午饭,才安心的洗涮休息了。
从家到医院有直达公交,全程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我和那人都是急性子,六点半就出了门,七点半不到就到了医院。
照例进入医院,首先要通过门口复杂的流调程序,方可进入门诊大厅。毫不例外,我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姓名不符,还是无法通过医院的流调验证,只能采用了手工填写的备选方案,才能顺利的拿到了小绿心卡后进入门诊大厅。
我们进入门诊大厅时,大厅里已经人来人往很多人了。挂号处已经排了条长长的队,那人看到后,把包往我手里一塞,就跑过去排队。
不知从那天开始,医院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即使那啥肆虐,人气也丝毫未受影响。
我坐在熙熙攘攘的大厅角落,好不容易熬到七点五十,挂号处上班,快八点时那人挂好号,直接去了二楼找医生开单子,我继续坐在大厅刷手机等他。
等了半个小时,不见那人,发信息一问,回复说: 等医生呢。原来八点上班,八点半过了医生办公室才开了门。挂了普通医师的号,等来了熟悉的专家教授,专家热情的开了单子,又主动的详细询问了那人身体状况,那人也就病退的程序。后续治疗的一些事和专家交流了一下意见,九点过了才从楼上走了下来。
那人一走到我跟前就很激动的夸了又夸王教授,为人和气,一点都没有架子,来了就和门口等着的每一个病人笑着打招呼。他又说反而是普通医师,八点半过了才来了,来了就拉着个脸,一句话都不多说,就像病人欠了他啥似的。
我和那人边说着话边往上次维护治疗的日间病房走去,谁知到了地方,前面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都是电脑开着呢,找不到人。我们又顺着楼道一直走到最后的办公室,看到有个门开的办公室,那人就冲进去问了一下,才知道搬走了,具体搬哪里他不是太清楚,这栋楼没有我们要找的科室治疗室。
再次回到了院子,两个人四顾茫然,只好又退到门口问保安,保安倒是很热心,直接走出休息室,伸手指着远处的骨科楼说搬到那边一楼了。我和那人听了满脸狐疑,但保安一脸笃定的说肯定是搬到那边去了。这个医院我们来过不下十次了,医院的布局还是很熟悉的,正因为太熟悉了,所以我们才对保安的话产生质疑。
质疑归质疑,天太热了,院子里也看不到走动的人,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只好顺着保安手指的方向走过去,到了地方一看,那栋楼外面远处看是骨科楼,近处看大门写的是妇科楼,怎么看都不像我们要找的地方啊。那人将信将疑地走进去问护士,一问才知道还真是。
办完入院手续,拿到各种检查单时已经十点过了,抽血,做心电,忙活停当,十一点半才开始上药。用药时中间也出了两次状况,第一次护士说半小时后她会过来调速,结果护士忘了来,那人睡着了,我更文也忘了,第一瓶250ml用了近一个小时。第二个小状况时,那人去卫生间时,没注意到,发现时手鼓包了,又叫来护士处理,被护士批评了一顿不说,还耽误了输液时间。本来药上的就晚,加上两次状况,直接导致药无法在日间规定的四点半前办理出院前用完,维持我只得四点半前提前办理完出院后再返回病房。快五点时,药用完了,我和那人离开医院坐车回家。
这个医院看病多次,我的感受就是,医生护士的节奏实在是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