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第三章第四节:退行性行为,好想回到小时候
作者先对退行性行为作了解释:当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遇到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可能出现一些退行性行为,以求像婴儿那样获得他想要的关注与爱。我想这种退行性行为也不只是孩子才会发生,成年人也会有,这可能是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潜意识上的一种逃避吧,也是希望得到关注的一种表现。本书中作者重点在孩子与父母关系上孩子发生这一问题的探索。
一个五岁的男孩最近不知为什么开始尿床,去医院没检查出身体有毛病,于是就被建议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通过了解,得知这个男孩以前没有这个毛病,只是最近他的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应该分床睡了,想着给他安排一个房间睡,谁知道又出现这样的事情,就只好先解决尿床的问题。我估计大部分人看到这里,应该都明白这个孩子是什么原因尿床了。因为想一直和爸爸妈妈一起睡,为此以尿床的方式“退回”到更幼小的时候 ,迫使父母不把他“扔下”,好继续留在妈妈的床上。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比如家里有了弟妹的时候,要独自去上幼儿园的时候等等都可能发生类似的退行性行为。我们总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在心态和方法上有时难免粗糙和疏漏,没有真正地去看到孩子的内心需求。其实孩子是非常灵敏而智慧的,他们对于父母的关注可能远远超过父母对他们的,所以爸爸妈妈的一点举动或决定都会让他们敏感,而做出一些反应,这时如果父母没看见他们,可能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就不理解而焦虑,甚至会认为孩子是出了问题,其实这是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爸爸妈妈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和爱,让孩子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孩子的行为是他内心的反应,父母不应该只看到他们的行为,而要去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心理,这样才会充分理解孩子,彼此的关系也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