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天沉浸于走亲访友,每天也是听着来自七大姑八大姨们讲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故事,其实如果停下来思考就会发现大家不管是讲故事的能力还是分析故事的能力还挺强悍的,这一个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呀。
故事一:最近老家有个八十来岁的老人家在正月初三过世了,听说他有五个儿子,但过世前还是好心的邻居给了一碗带肉的饭菜给他吃的,在刚刚过去的农历过年,老人家也是一个人在老房子过的,正是一个人在外面走,貌似不小心滑倒在了一个路边的小沟里,好在没水,刚好有路过的邻居看到,叫了几个人一起才把他抬起来,发现的时候应该也躺了一会,邻居问他要去哪,他说跑了两个儿子家,都关着门,所以准备回去不小心摔倒了,见状,好心的邻居又给做了一碗饭给他吃,听说最后是肉都吃完了,饭没吃完,后来慢慢的自己还走回家了,邻居看情况不太好,怕有什么闪失,又通知了他的一个儿子赶紧回来,儿子下午回来后据说晚上老人家就走了。听起来也算是挺心酸的一个故事了,这么多儿子居然过年还是老人家一个人过的,听说有几个条件还不错的,所以大家就会议论条件不错有什么用呢?不孝顺,等于白眼狼。这么大年纪了不管怎么样都得很子女住一起呀,还是一个人,有个老伴嘛,还可以相互照应下。
紧接着大家又讨论了一翻关于子女抚养老人的问题,说好多的老人如果儿子多的一般都是几个儿子轮流照顾,好一点的每个儿子家住上一年,也有的半年,也有的三个月,可没能还有的是一个月一轮,这儿子媳妇多了就相互推,到最后听她们说还有七天一轮的,那账可是算的清清楚楚。而这样的话,总有的儿子媳妇孝顺点的,也有不那么孝顺的,每个人总会不同,听说村里有个婆婆就是三个儿子家轮流住,三个里面,大的不好不坏刚刚好,二儿子和儿媳妇就对老人精心照顾有加,每天都是特地给老人家做着她爱吃的,其他方面也是,因为老人坐轮椅,行动不便,很多方面需要照顾。儿子和儿媳妇非常细心,每次在老二家都住的很舒心,气色都要好很多。但换到小儿子家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小儿子经常不在家,儿媳妇没事就喜欢打牌,所以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更别说特地给老人家弄饭菜和其他方面的照顾了。甚至有的时候打牌输了回来还要发脾气。所以每当要轮到去小儿子家的时候老人家都极不情愿,但大家又是说好了轮流的,所以老人家也只能接受安排,自己又无法自理。
听大家讲着这样的故事,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后来大家又提到了几个对比的正面案例,一个是表姐家附近的邻居,子孙们都在城里工作学习和生活,家里父母身体不那么好,其实还能自理,但父母又不愿意去城里,所以只要他们不在家的时候就专门请了人在家里帮两个老人家做饭搞卫生,一到周末就全家会从县城赶回来亲自照顾两个老人家。平常过年过节也是长时间在家照顾老人家的生活起居。姑姑们又提到了爷爷也是很幸福的,我妈现在身体不太好,二婶长年在外上班,所以爷爷从来都是一直住在小叔家,小婶嫁过来估计有二十年了左右了最开始爷爷奶奶都很健康的时候也一直和小叔一家一起住,后来奶奶去世后爷爷也一直是一样,小婶哪怕做事都是找近的可以照顾爷爷的,以前在街上饭店上班时每天都会中午抽时间回去给爷爷做饭,或者忙的时候走不开就早上起来做好饭菜给爷爷热着,到点只管吃就好了。所以所有姑姑们都说小婶真是个难得媳妇呀。不管走亲戚还是出个门,都会要么把爷爷带上,要么提前准备好饭菜,总会惦记着老人家吃饭的问题。爷爷今年刚好九十了,各方面气色还相当好,昨天我们家请拜年客,晚上陪爷爷看电视到十点多,发现他老人家不管视力还是听力都还很不错。看战争片还挺带劲的。爷爷一直就老喜欢看电视,每天七点到七点半的新闻联播必须看,所以和他谈新闻,他能不紧不慢说很多。其实爷爷的子女我觉得也都是孝顺的,只要有时间时不时会回去看老爷子,我爸虽然脾气很直性子,但我经常看到给爷爷买药那些,二叔性格好,虽然基本在外上班,每个月一般都会回。不过姑姑们说的最大的功臣是小婶也没错的,她作为媳妇做到这样那是相当不错了,脾气好又孝顺,听说有几次半夜爷爷不舒服小婶去找医生到家里来给爷爷吊水,把家里照顾的有条不紊,姑姑们说感谢她的时候,她还会说这是她应该做的,小婶作为一个外地媳妇能做到如此,勤劳而又幽默乐观,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笑嘻嘻的,我也是打心底充满敬佩。
发现故事写着有点停不下来,这才写完一个,春节里听的故事太多,后面再慢慢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