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生命体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当生命体感受到了痛苦,大脑会本能的把它标识为危险,以保护生命体避免陷入危险之中。叔本华说:“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痛苦是做为生命体无法摆脱的困扰,但它又是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没有它,就会像一艘船没有压舱物而不稳定,随时都会倾覆。
痛苦是无法摆脱的,哲学家说:“当下永远有苦难”,所以我们一生一切活动的目的都变成了追求快乐。人一生的起点是痛苦,终点是快乐。但能让我们真正快乐的只有三件事:爱自己、爱他人、被人爱。而其它的一切就像罗素说的:“那些都不是基本的快乐之源,而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是把不堪正视的痛苦暂时忘记的一条途径。”而到达 “爱”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只有让自己变得可爱。
成为一个可爱的人,需要我们用一生去修炼、成长。成长的越好,越能接近快乐的目标,离痛苦越远。而成长最大的捷径,就是读书,读好书,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生态圈。就像杨绛先生曾说的: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书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与最顶级的人类对话的捷径。人与人之间的痛苦的差异,不是源于智商,而是源自学习力,思考有一定广度与深度,才能游刃有余的解决痛苦的困扰。
有人会说,有些不读书的人过的又长寿又快乐。的确,简单、纯朴的生活状态让人放松而满足,就像孩童、花草一样可爱,也能收获爱与快乐。但对于习惯于生活在世俗眼光里的普通人来说,那却是一条难以企及的天路。
其实痛苦就像一个唠叨的母亲,喋喋不休、如影随形,但初衷也不过是为了保护一个生命能完好的走到终结。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要么成长把痛苦甩在身后,要么时时和痛苦扭打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