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边界

法律层面,自由的边界应该是法律和规则吧!

我们只聊家庭教育层面的“自由”。

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他知道自由的边界是什么地方,虽然他可能因为缺少一些背景常识,犯一些过失,但是成长正是从这一个又一个的小过失当中获取经验,矫正自己的行为,使小过失成为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

我觉得能不能给到自由和家长的容错态度、认知都有关系。

有的家长接受不了孩子上学忘拿水壶,有的家长接受不了孩子偶尔不刷牙,有的家长接受不了孩子公共场所给你“丢面子”,有的家长嫌孩子太闹,有的家长又嫌孩子太静……

其实我自己在过去几年,对这个度掌握得也并不好,敢不敢相信生命是积极向上的,这种相信需要智慧。

敢于相信的人更容易看到人类社会的积极正能量,和人类本身的灵性,悟性,善意和德行。所以看到的“过失”“问题”都是成长的空间。

我见过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王芳老师,她在陪伴女儿成长时,给到了足够宽松自由的环境。一旦发现孩子暴露出的短板,就见招拆招,总结出很多高效好用的的方法。

例如她看到女儿数学上的问题后,能够暂时放下会议,在拥堵的北京城从东到西赶回家,给孩子指导,然后再赶回去开会。

在关键素养的培养上,她又能见缝插针长期渗透。例如感受爱与爱别人的能力,安全感的建立,同理心的培养等等。

所以这个妈妈是智慧的,大方向上把关较严,日常有了过失,又能拉回来,所以给孩子自由度也很好,孩子由此也慢慢累积到生活的经验,生长出自觉意识。

可以这样理解吗?自由的边界是生而为人的关键素养,例如自控力、情绪力、同理心、善良和正直等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