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内心需要什么?根据每个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我们知道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尊重和认同。奋赢老师抓住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是如何展开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如何拉近和孩子之间心理的距离呢?
案例复述:这篇文章的主角是一个15岁女孩,在平时妈妈总是否定孩子的一切,得不到家长的认可,跟妈妈的冲突严重。因此这个孩子给人的感觉就是防御心特别重,身上好像穿了一件特别厚的盔甲,浑身像有冰。有什么活动总是冷眼看着,他才勉强地参与进来。
当女孩看到另外一个女孩在控诉自己的父母时,女孩先是在旁边安慰,但安慰着也开始哭了,而且哭得还严重。
我拉着女孩坐到一边,我搂着她的肩说:”乖,刚才我看到你特别得难过。“(肢体语言先行)
女孩不太自在,身体向她那边躲着说:”老师,我没事儿,我没有她严重。“像这样的孩子说没事儿其实都是有事儿。
我把她往我这边搂紧一点说:”你也特别不容易。女孩听到这话痛哭流涕。断断续续说了她的一些事儿,她也不想让人知道。我也马上想到17岁的经历和孩子分享。
我:这是老师的一个秘密,这是专属你的秘密,你可别告诉别人。 (共情、接纳永远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否则即使你有一万个好办法,孩子一个也听不进去。)
女孩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经过了解女孩和妈妈容易在家吵架,每次吵完架后内心也非常后悔,也尝试和妈妈说过自己内心的感受,妈妈不但不理解还再次冷言冷语。
我:虽然以前和妈妈说了没用,但是咱还得说感受,换个法儿试试。这样说试试:妈妈,你是我妈妈,我必须尊重你,我也不想顶撞你。再听你这么说下去,我真怕忍不住又顶撞你,咱俩都冷静一下,我回房间,一会儿咱们开会聊。
女孩笑着说:“中,这个我没说过。
感想:这篇文章给我的感受是,奋赢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想办法把孩子的心往自己这边靠拢,拉得更近点,再更近一点。
启发:这篇文章让我启发最大的就是奋赢老师引导孩子换一种方式教女孩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的很难,尤其像我这样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真的很难,有时候话在嘴边都会咽回去。也不知道是不敢表达还是怎么了。可能内心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昨天妞妞正在看电视,爷爷突然过来问:你这几天怎么没和马妞出去玩了,你俩吵架了闹矛盾了吧。”马妞是妞妞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这几天回老家了。妞妞听到后无奈地哎了一声,然后脸色有些难看。我在旁边看着她的"色难“僵持了好久,又想对爷爷说什么但又咽下去的感觉。当时我也想对爸说去啥,但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合适,也就咽下去了。写到这,突然让我感觉我俩的感觉好像啊!平时我都在想如何提高妞的表达能力,如何让她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殊不知症结不在这,而在我自己得先学会改变,改变我的语言模式,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改变了,我起了带头作用,相信慢慢的妞就会受到影响。
写简书的一大好处是写着也就明白了,写着写着也就通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