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脾气的丁丁最近跟我抱怨了一件困扰她很久的事情——
公司里有个项目分给了她与同事合作完成,刚开始时,同事手上的工作多,就把项目全部推给了她。
丁丁从搜集资料到做好调研,把最麻烦、最琐碎的工作完成了80%。
到最后整合汇报材料的时候,同事出现了,指出了她工作当中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问题,然后理直气壮地说“我来做吧”,顺手就把整合项目接过去,完成了最后相对轻松的20%。
在汇报中,能言巧辩的同事表现很好,领导就把所有的功劳都记在了她一个人头上,只对丁丁轻描淡写地说“辛苦了”。
在整件事情的前半部分中,丁丁其实都不太在意,她觉得合作的项目能不出错就行了。但是最后自己的付出却没得到赞扬,这就让她觉得很委屈。
我问丁丁:“同事把工作都揽过去的时候,你心里难道没有任何想法吗?”
丁丁说:“当时还是有点不开心的,但是我怕她对我有意见,所以也没说什么。”
跟丁丁相识这么久,类似的问题她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以前她跟我抱怨老同学借钱,自己明明不想借的,但又怕被说“小气”,最后还是借了。果然,要回这笔借款遥遥无期。
跟着姐姐出去玩,姑妈说“你看看你,快30岁的人了,穿的跟中学生一样,太寒颤了。”
丁丁当时气死了,因为她才刚满26岁,而且当天只是穿的比较休闲而已。
但是为了维护“乖孩子”的形象,她还是笑笑说“嗯嗯,以后我一定注意。”
生活中的太多事情,她明明有自己的情绪,但是却为了让别人满意,最后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工作上的太多难题,每当面对“做事”还是“做人”的选择,她总要退一步、息事宁人,最后变成了被同事们挤来挤去的老好人。
2
在某些事情上,我跟丁丁有着惊人的相似——
如果做好一件事情会得罪别人,我宁愿假装做不好;
如果有人说他讨厌我,我就会特别自责,不断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哪怕我也并不是那么欣赏他。
尤其是在职场中,我明明对某件事有自己很明确的想法,甚至还花了不少功夫做准备工作。可是一旦与同事、领导发生意见冲突,我就“秒怂”了。
洞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对我来说,好像获得别人的认可,比我做对了一件事情更重要。
这样的让步帮我赢得了更好的人缘吗?
并没有。
因为缺少自己的坚定立场,每当公司分派什么重要的新任务时,我经常是被边缘化的,领导总是担心我的能力和态度不够独当一面。
在作为甲方和供应商打交道时,我的气场总是差了那么一些——如果对方强势一些,或者跟我套个近乎,我就很容易做出让步。
不管是丁丁还是我,亦或是总在生活上和工作中做出让步,希望能让其他人满意和认可的人,我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讨好型人格。
3
很多人对美好职场的憧憬就是:做事的方面,个人能力稳固,着手的工作都能圆满完成;做人方面,最好不要跟同事们起任何争执,还能够获得大家的好感和支持。
但对于很多职场小白来说,现实经历的往往是不仅能力弱,人际交往方面也是处处挨骂的。
在这种时候,讨好型人格的选择就是以为人的方式做好事,竭尽可能的不犯错。
然而不犯错的代价很可能是——
只做一些低级的、不容易犯错的事,尤其是那些帮助别人打杂的、不需要承担风险的事,反倒是放弃有价值的、能提升能力的事。
而有魄力更有野心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怕承担风险,不会轻易和同事闹僵关系,但也不担心会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与他人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甚至不关注自己会不会挨领导骂,而是把所有的关注点放在自己有没有提高,能不能成长上。
最后谁的成长会更快呢?
显然是愿意大胆放手一搏的后者。
4
既然讨好型人格不能帮你赢得职场上的提升,那么总是带着“让他们满意”的人,应该如何改变自己呢?
① 讨好心理的本质是内心缺乏安全感,总是需要别人的肯定来建立对自己的认知。
想要改变讨好型人格,就要从根源上修正这种错误的想法。
你需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通过过去成功或失败的那些事,判断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分别是什么。
② 为了帮助自己建立自信心,你可以开始记录《成功日记》,写下自己每一天做成的那些事。
这些事不必是升职加薪这种大事,你第一次鼓起勇气拒绝别人的请求,或者是在开会时勇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小事都可以写进去。
③ 明确自己做事的选择和底线,不做违心的让步。
比如跟同事讨论某一个方案时,你的哪些观点是必须要据理力争的,哪一些又是自己也觉得不够完善,可以做出让步的。
在做事之前,你需要对自己的原则有一些预判,遇到矛盾冲突的时候,不妨努力地为自己争取一番。
你未必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不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永远都不可能别人听见,更不可能成功。
讨好型人格不仅时常在委屈自己,放在职场中更是阻碍个人发展的。
想要摆脱这种“自虐”的个性,请你多些自信,努力地完成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