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爱欣赏花开之美,便是如牡丹这般尊贵之花,时人也多爱它绽放的华丽色彩,早在五代诗人孙光宪就作有《生查子》:“清晓牡丹芳,红艳凝金蕊。年展锦江春,永认笙歌地。感人心,为物瑞,烂漫烟光里。戴上玉钗时,迥与凡花异。”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牡丹的鲜艳欲滴表现的淋漓尽致。白居易亦有诗《牡丹》:“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将牡丹比作花中西子,细腻的刻画出牡丹妖娆多姿的形象,牡丹花开艳丽,成片的牡丹连缀如晚霞般灿烂辉煌,因而牡丹盛开时观看者趋之若鹜皆为一睹牡丹芳容,沉醉在其美艳之中,然而在白居易眼中,华美的牡丹不仅仅是观赏把玩的东西,他眼中的牡丹更多的是褪去艳丽色彩后的凋零之美。
雅致的庭院里红牡丹灼灼盛放本是极为赏心悦目之事,然而“惆怅”二字一出给人一种时空的错觉,仿佛眼前的牡丹已是残败凋落之际,顿时将人从花开的喜悦中抽离出来,转入惜花的感伤之中。白居易对花开定然是充满喜悦的,“唯有”、“两枝”如此精确地语言和数字足以见证他赏花的认真,对待盛放的牡丹细心观察,虔诚地默数花枝的多少,可见其惜花之情深。然而白居易却在面对花开之际联想到花红褪色凋零的命运,世人只有在花落才会怜惜花期短暂,而白居易却先一步想到牡丹的终将凋零,因而即便眼前牡丹鲜艳欲滴,可以供人持续观赏,他仍“夜惜衰红把火看”,以火照光不忍错过眼前的美景。“明朝风起应吹尽”,此句为假设之句,明朝未必有风,但如人生一般,天有不测风云,白居易惶恐牡丹会遇到暴风雨的袭击而为其担忧,倘若暴风雨来临,那么如今绽放的牡丹恐怕会被摧残凋落,“唯有两只残”的景象实在太过凄凉,因而他格外珍惜此刻完好无缺的牡丹。白居易对牡丹的怜惜亦是他对生命,对岁月的一种珍惜和挽留。娇艳的牡丹固然惹人怜惜,但是凋残后的牡丹更能引发人对岁月、对人生的深思,因而白居易以想象落笔先写牡丹萎谢后的凄凉,借以深发自己对岁月终会迟暮的感慨,以残花写惜花,寓意尤为深刻。
白居易写残牡丹还有另一种深意,那便是对好友元稹的思念之情。白居易与牡丹似有一段不解之缘,他曾与好友元稹一同在西明寺观赏牡丹,并写下了当时西明寺牡丹观赏的盛况:“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牡丹芳》)时好友元稹亦有诗相和:“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西明寺牡丹》)元、白二人情趣相投,互为挚友,感情极为深厚。然而当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再次来到西明寺时,故友却远在东都洛阳,未能一同前往,他面对成群结队的赏花人不由忆起与元稹赏花时二人作诗相和的欢愉,因而提笔写下《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虽是牡丹花开好时节,诗中却不曾有对牡丹花容的赞美,在热闹喧嚣的赏花人群中只有白居易形单影只,与花相对,便有千般好风情,身边无知己相伴也了无生趣,“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白居易此时对花的怜惜之情始于对挚友元稹的思念之情,他感慨春光的逝去,面对暮春时节绽放的牡丹自问自答——“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眼看着春天就要过去了,故友却仍旧在远方未归,白居易虽题诗牡丹,全篇却未提牡丹盛况,而是着眼点在“忆”字,可见牡丹只是一个借口,是白居易用来宣泄情感的出发点。
又如《微之宅残牡丹》一诗,与《惜牡丹花》不同的是,这里的牡丹并非是白居易想象中的即将凋落,而是真正经受过风吹雨打后残缺不全的花败,牡丹虽为富贵之花,但仍就抵抗不了风雨的袭击,而如今残败的牡丹得到的结局是“残红零落无人赏”,本是“天下无双艳”,“万马千车看”的牡丹却因为颜色褪去,花败残落而无人问津,只有白居易对此表示深深的惋惜,而这惋惜的原因更多的又是因为这是好友元稹的庭院,该诗前三句写对牡丹被风雨摧残后的惋惜之情,尾句却笔锋一转着重点出牡丹的居所——“元九小亭前”,牡丹所占诗歌篇幅虽多,但一个“况”字却点名了白居易的真实意图,此刻元稹远离居所,庭中牡丹因无人照料而破败,白居易眼见庭院的惨状,不由得想起好友远在他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牡丹再一次成为了白居易用来表达情感的媒介。
由此看来,时人称道的富贵之花在白居易的笔下更多的是对牡丹所代表的暮春到来,春之将逝的感慨,白居易在面对牡丹时会思考岁月的迟暮进而深发到人生短长,对时光流逝的不可挽留以无限的遗憾,同时又对正处于的生命以极大的珍重和爱惜;此外,牡丹也代表着他与好友元稹之间绵长的友谊,牡丹不再是纯然的观赏品,而是化成了白居易对友人的一种思念。